深蓝L06智能驾驶系统挑战特斯拉FSD,车主好评如潮
狭窄的重庆山路上,一辆深蓝L06正自动穿梭于密集的车流与急弯中,方向盘自如转动,宛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当地司机,而车上乘客则轻松地拍摄视频记录这一过程。
“这智能辅助让重庆开车难度直线下降!”一位亲身体验深蓝L06智能驾驶系统的用户发出这样的感叹。在被称为“8D魔幻城市”的重庆,这里以层层叠叠的立交桥、急弯陡坡和异形路口而闻名,深蓝L06却在这里完成了一场全网直播的高难度智能辅助驾驶实测。
这款搭载深蓝智能驾驶辅助系统DEEPAL AD Max的新车型,正凭借其出色的本土化表现,挑战着特斯拉FSD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01 硬核技术:27个传感器与“一段式端到端算法”
深蓝L06的智能驾驶系统DEEPAL AD Max在硬件配置上毫不吝啬,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这在同级别车型中相当罕见。
车辆周身共配备了27个高感知传感器,包括1个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11个摄像头,形成了全方位的感知网络。
这些硬件配置让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各种道路障碍物,窄路通过率提升至99%。
在算力方面,深蓝L06搭载由地平线提供的智能驾驶芯片,采用与特斯拉FSD同源的算法技术。
最核心的是其采用的“一段式端到端算法”,这是一种类似人脑思考决策的处理方式。
与传统的分步骤处理(感知-决策-执行)不同,端到端系统能够实现从感知到决策的一体化处理,让车辆像人一样通过观察大量老司机的开车数据,直接处理路况。
02 重庆实测:魔幻山城中的“老司机”表现
重庆被称为中国智能驾驶的“终极考场地”,这里有着全国最复杂的路况:层层叠叠的立交桥、急弯、陡坡、狭窄道路和异形路口。
在10月23日面向全网直播的实测中,深蓝L06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应对能力。
在连续弯道上,方向盘表现稳定,没有频繁来回调整。面对无红绿灯的路口,车辆会先减速观察,再谨慎通过。
在窄道上遇到对向来车,系统会提前往边上避让,类似人类司机的直觉反应。
在著名的多层立交上,系统能够精准识别错综复杂的道路标志,在密集车流中平稳完成车道切换,并提前预判路线,避免了临近路口时的匆忙变道。
整个行驶过程像老司机一样流畅自然。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系统针对重庆特有的急弯、陡坡路段进行了专门优化,在这些路段依然能够平稳控制车速和转向。
03 本土化优势:为何被称“更懂中国路”
深蓝智能驾驶辅助系统DEEPAL AD Max的开发是模仿专车司机的驾驶数据学习的,等于车里坐了个“AI老司机”。
相比特斯拉FSD,深蓝L06在中国本土表现更加自然流畅,行驶质感接近经验老道的驾驶员。
知名汽车大V陈震近期发文支持深蓝L06,称其辅助驾驶能力优于特斯拉Model 3国内版V13.2.9。
他回应网友质疑时指出,特斯拉国内版FSD v13.2.9表现不佳,并放出一段在西安的路测视频,显示特斯拉存在多项问题。
究其原因,特斯拉FSD在国内的适配存在问题。受数据采集限制,其国内版本训练依赖公开视频与模拟器,与本土企业的实测数据积累存在差距。
这导致面对中国复杂路况时,特斯拉FSD经常出现判断失误。
而深蓝L06依托本土技术合作,在感知方案与硬件配置上更贴合国内使用场景。
深蓝汽车已经在22个交通最复杂的城市完成了40万公里的泛化测试,积累了丰富的本土化数据。
04 安全设计:全天候保障的行车卫士
深蓝L06的智能驾驶系统不仅在常规路况下表现出色,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激光雷达的加入,让这套系统在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发挥稳定。
在重庆常见的雨雾天气中,激光雷达能够有效穿透雨幕,比传统视觉方案更加安全可靠。
夜间行驶时,激光雷达能够有效识别30米外穿深色衣物的行人,为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争取到宝贵的0.5秒反应时间。
这项功能在照明条件不好的路段显得尤为重要,大大提升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深蓝L06还完成了多项严苛测试,包括“极限逃脱”测试验证了车辆在极限条件下的障碍物避让能力;“全域第六感”测试展示了系统对多种障碍物的识别精度;
“安全瞭望员”测试则体现了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
车辆还通过了模拟雾天环境的“火眼精金”测试,证明其在低能见度条件下的可靠性。
从技术参数到实际路测,从普通车主到专业车评人,深蓝L06的智能驾驶系统正获得越来越多认可。
汽车大V陈震甚至因为力挺深蓝L06而与特斯拉粉丝发生争论,他明确表示:深蓝L06的综合表现更优。
这场技术角逐的背后,是中国智能驾驶领域的集体崛起。不再是对国外技术的简单跟随,而是基于本土化需求的产品创新与突破。
正如一位观察者所言,国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真的越来越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