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BBA(宝马、奔驰、奥迪)在2025年上半年遭遇销量和利润的集体暴跌,但其市场仍存在结构性消费群体。以下是结合市场动态和消费者行为的深度分析: 一、价格敏感型消费者:降价策略下的短期客群BBA通过大幅降价吸引了部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例如,宝马i3从指导价35.39万元降至19万元落地,奔驰C260、奥迪A4L终端价下探至20万元区间。这类消费者原本可能考虑中端品牌,如今被BBA的品牌溢价和终端优惠吸引。然而,这类客群对品牌忠诚度较低,且普遍担忧保值率问题——宝马X3的二手车保值率已低于蔚来ES6,部分消费者因“背刺风险”持观望态度。 二、传统豪华车忠诚用户:品牌惯性与高端市场坚守尽管整体销量下滑,BBA在高端市场仍有稳定客群。例如,奥迪A6L以8.4万辆的销量位居上半年BBA车型榜首,宝马3系、奔驰GLC等主力车型在30万以上燃油车市场保持领先。这类用户注重品牌历史、机械素质和豪华体验,对电动化转型的敏感度较低。例如,奔驰S级、宝马7系等旗舰车型的用户更看重“移动行宫”般的乘坐体验和商务属性。 三、新能源转型中的试探者:技术合作与特定车型受众BBA通过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吸引部分科技爱好者。例如,奥迪Q6L e-tron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预售订单中30%来自科技尝鲜者;宝马i3接入鸿蒙生态后销量环比增长28%。这类用户既认可BBA的品牌背书,又希望获得智能化体验。此外,宝马i4、iX等车型凭借后驱平台和长续航(iX达665km),在欧美市场吸引中产家庭,但在中国市场仍面临蔚来ES6等本土车型的竞争。 四、企业客户与租赁市场:政策驱动的大宗采购在欧美市场,超过90%的BBA电动车用户选择租赁,主要受税收抵免政策驱动。宝马全球租赁渗透率升至43.7%,中国市场的企业采购和租赁业务虽未明确数据,但奥迪Q6L e-tron的预售权益中包含企业购车优惠,显示BBA正通过B端市场弥补个人消费的疲软。此外,奥迪A6L作为传统公务用车标杆,仍在政府采购中占据一定份额。 五、地域分化:欧美市场的相对韧性BBA在欧美市场的表现优于中国。例如,宝马在欧洲的电动车销量增长26.4%,i4和iX成为主力车型;奥迪在德国本土的纯电渗透率达12.8%,高于中国市场的个位数水平。这部分市场的消费者更认可BBA的技术积累,且对价格敏感度较低。例如,宝马iX在美国的用户中,40%是首次购买豪华车的科技从业者。 六、市场重构下的消费逻辑转变1. 价值祛魅:新生代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力而非品牌溢价。例如,问界M9以50万级定价冲击BBA高端市场,其半年销量接近10万辆,远超宝马X5的7.8万辆。2. 体验升级:智能座舱、健康座舱等成为新豪华标准。奔驰C级升级高通8295芯片后,年轻家庭用户占比提升至35%;奥迪A4L通过增配三区空调和氛围灯,吸引务实型家庭。3. 政策影响:中国超豪华车消费税起征点下调至90万元,对百万级燃油车型形成压力,但30万-50万元区间的BBA车型仍受惠于新能源补贴。 结论:结构性机会与转型阵痛并存BBA的消费群体呈现明显分化:传统燃油车依赖品牌忠诚用户和企业采购,新能源车型试探科技爱好者,降价策略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但整体面临本土品牌的全面围剿。未来,BBA能否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实现突破,将决定其能否留住核心客群并吸引新生代用户。例如,奥迪Q6L e-tron若月销突破3000辆,可能改写其在中国纯电市场的边缘地位,而宝马新世代平台车型的推出(如2026年量产的iX3)将成为关键转折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