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导制定全球首个花椒调味油国际标准,实现从“产品出海”到“规则出海”的历史性跨越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78年来,花椒及其制品领域终于迎来了首部国际标准,而中国成了这部标准的主要起草者。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香料和调味品 花椒调味油 规范》(ISO 18731:2025)正式发布。这是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以来,在花椒及其制品领域发布的首部ISO国际标准,填补了这一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
该标准的制定标志着中国在香辛料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也是四川继泡菜国际标准后,在特色农产品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又一重大突破。
01 打破空白:中国方案的全球意义
花椒调味油是以红花椒、青花椒等花椒果实为主要原料,使用食用植物油浸提、过滤或超临界CO2萃取、冷榨等方法,经食用植物油稀释、过滤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调味品。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们对调味品的数量和种类需求不断增加,带动了包括花椒调味油在内的调味品国际贸易量和种类大幅增长。
然而缺乏统一明确的产品质量要求和安全保证,限制了全球花椒调味油产品的国际贸易。
中国牵头制定的这部国际标准共包括5章3个附录,对花椒调味油的适用范围、术语、感官要求、理化要求、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农药残留限量、包装、标识、储存和运输等进行了系统规定。
02 标准内容:科学框架与中国特色
《香料和调味品 花椒调味油 规范》国际标准系统采纳了中国专家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该标准创新性地基于酰胺类物质含量设立了产品分级体系,将苯并芘污染物限量指标相关专利作为标准必要专利纳入国际标准。
同时还将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关于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等纳入其中。
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在花椒调味油领域的系统研究成果和贸易实践,为全球花椒调味油产业提供了统一规范。
标准发布后,将成为ISO致力于促进花椒调味油产品贸易便利化的有益实践,对于保障花椒调味油产品在全球的科学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03 制定历程:四年磨一剑的国际合作
这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历时四年,经历了多轮研讨和修改。
基于在花椒调味油领域的系统研究成果和贸易实践,我国在ISO食品技术委员会香料、烹饪用药草和调味品分委员会(ISO/TC 34/SC 7)提出制定花椒调味油的国际标准提案。
提案由中国专家联合印度、法国、伊朗、坦桑尼亚等多国专家共同参与完成。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眉山市洪雅县和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种植+研发+生产+出口”全链条体系为基础,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共同提出标准提案。
眉山市、洪雅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全程靠前指导,助力突破技术与协调难点。
04 产业影响:从小微企业到全球高地
这次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对中国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洪雅县和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县级企业,成功牵头制定国际标准,体现了小微企业、地标产品与标准专利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
该标准的落地为地方特色产业“出海”提供了“眉山样本”,更将支撑洪雅打造“全球花椒调味油产业高地”。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攻关与标准、专利布局,指导眉山市推动地理标志与标准必要专利深度融合。
这种“标准+地标+专利”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为地方特色产业走向国际市场探索出了可行模式。
05 未来展望:中国标准国际化的新征程
眉山市市场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加强标准宣传贯彻,持续推动标准“走出去”。
通过主导关键领域标准制定、深化国际技术协作,让眉山的技术方案与实践经验走向全球,助力企业抢占国际市场。
这部国际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相关产业实现从“产品出海”到“规则出海”的关键跨越。
中国在香辛料领域的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为其他中国特色农产品及食品的国际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如今,洪雅县这个曾经偏居四川一隅的小县城,正凭借“标准+地标+专利”三位一体的创新发展路径,朝着“全球花椒调味油产业高地”的目标迈进。
从农田到餐桌,从地方到全球,中国的花椒调味油产业正在国际标准的护航下走向世界。
而这条路上,更多的中国特色农产品正在整装待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