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三季报重磅出炉,冠军基规模暴增近9倍!
科技板块狂飙之下,永赢基金基金经理任桀的产品以惊人涨幅夺冠,资金如潮水般涌向算力概念基金。
基金三季报披露季正式来临,多只热门基金的三季度业绩与持仓动向浮出水面。
截至10月23日,全市场已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披露了三季报,其中包括前期涨幅较大的热门产品。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以194%的前三季度涨幅成为市场瞩目的“冠军基”,在资金热烈追捧下,该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1.66亿元猛增至三季度末的115.21亿元,单季度增长近9倍。
与此同时,创新药、人工智能等主题基金同样表现不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等基金涨幅也超过100%,跻身“翻倍基”行列。
01 业绩狂飙
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绩优基金的三季度表现与持仓动向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10月22日,前三季度“冠军基”永赢科技智选、“翻倍基”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等披露三季报。
永赢科技智选年内收益率接近195%,截至10月21日,该基金自2024年10月30日成立以来累计涨幅达234%。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今年前三季度业绩达102.02%,同样跻身“翻倍基”行列。
从全市场来看,权益基金前三季度表现突出。据统计,截至9月30日,在全市场13302只基金中,共有11211只实现了前三季度的正收益,占比约为84%。
其中53只基金实现了净值翻倍,即100%以上回报率,从类型来看,涵盖了主动权益类、股票型QDII以及股票指数型等各类权益基金。
02 规模激增
出色的业绩表现也带动了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
在业绩与资金双推动下,永赢科技智选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1.66亿元增长至三季度末的115.21亿元,单季增长近10倍。
份额方面,该基金从二季度末的7亿份增长至三季度末的34.66亿份。仅第三季度,该基金利润就高达47亿元。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规模也有所增长,从二季度末11.32亿元增长至三季度末17.90亿元,单季度增长近60%。
不仅是冠军基金,多家科技主题基金同样实现了收益与规模的双提升。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三季度末规模达到80.79亿元,较二季度末的35.75亿元翻倍。
其联接基金的规模也由二季度末的9.96亿元跃升至三季度末的26.58亿元。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30.81亿元增长至三季度末的190.69亿元,单季度规模增长近60亿元。
03 持仓透视
随着三季报披露,这些绩优基金的持仓动向也浮出水面。
根据最新持仓情况,永赢科技智选主要关注云计算领域,前十大持仓集中于全球云计算产业,包括光通信(CPO)、PCB等重点领域。
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保持高仓位运作,股票仓位超91%。
前三大重仓股为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持仓市值均超10亿元。
增持方面,沪电股份、太辰光、天孚通信均获大幅加仓,加仓幅度分别为502.17%、642.80%、347.47%。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最新持仓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股票仓位超82%。
前三大重仓股为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热景生物;舒泰神、中国生物制药“新晋”十大重仓股。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对中科曙光、寒武纪-U、澜起科技、浪潮信息、海康威视等个股的配置仓位显著提升。
04 看好方向
从基金经理后续观点来看,科技成长方向依然是最受关注的赛道。
永赢基金基金经理任桀在三季报中表示,全球云计算产业仍值得重点关注。
他指出,最近几个月,AI模型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球旗舰模型正在通过不降价、限流、降规等方式进行实质性“提价”。
“相比2023年—2025年大厂的基于现金流投资,新云厂商掀起的举债投资、芯片与模型厂商的相互投资,可能会将全球AI算力投资推向更高水位”。
他还提到,随着模型和算力架构的深度匹配,计算、通信、存储的配置方案变得更加丰富,将带来更多产业链的机会。
长城基金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创新药板块已进入“个股阿尔法时段”。
后续在原有选股角度的基础上,会加大核心管线全球竞争力和稀缺性的选股权重。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基金经理张娅认为,人工智能产业预计将迎来多项景气催化因素。
在算力侧,华为新一代超算中心架构带动国产芯片、光模块、服务器等环节的需求与订单显著增长。
05 四季度展望
针对四季度市场,基金机构看法出现一定分化,但估值低位的蓝筹、红利板块与长期景气度较高的科技主线仍是关注重点。
招商基金认为,长期股市运行的底层根基变化向好,短期偏谨慎。
市场当前位置估值吸引力有所下降,进一步上涨需要政策或者经济基本面的更多支撑。
结构上,对强势板块普遍认为要注意风险,即使趋势仍在也要注意做成长板块的轮动;更多关注估值偏低部和价值板块的布局。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表示,四季度两类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一是高股息蓝筹股,这类标的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领域;
二是高景气成长股,聚焦新能源、AI算力等赛道。
债市方面,联博基金固收及多资产市场策略负责人骥宇认为,债市短期对基本面的脱敏可能仍会持续,机构行为将继续成为影响债券市场的主要因素。
基金三季报的披露揭示了近期市场资金流向的核心轨迹——业绩高增长的科技板块成为最大赢家。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基金经理张娅指出,“人工智能产业在当前阶段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作为一个景气逐步落地、业绩持续释放的战略性科技产业,只要产业景气趋势与公司盈利增长得以延续,估值就有望被持续消化”。
在结构分化的市场环境中,一批基金经理凭借对产业趋势的精准把握,为投资者创造了超额收益。
随着三季报持续披露,这些头部基金经理的持仓调整和对后市的看法,将继续为市场提供重要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