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守“养老属性”,实现养老钱的长投稳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具体分析: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养老钱的投资目的是为退休后的生活提前储备资产,并非追求短期暴富。金融机构应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注重产品的长期保值特点,避免资金短期内“快进快出”。以公募基金产品为例,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应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产品业绩、人员绩效的考核周期不得短于5年;基金评价机构也应坚持长期评价原则,业绩评价期限不得短于5年,不得进行短期收益和规模排名。强化投资研究能力:金融机构要强化投资研究能力,审慎研判金融市场走势,确保各类型产品按照策略定位稳健运作。例如银行理财产品,部分金融机构在坚持长期限管理的同时,适度配置权益类资产,博取长期向上收益弹性,再结合大类资产分散配置,严控风险,实现养老理财产品的收益性和安全性均衡。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养老金具有负债周期长、体量大的特点,在低利率时代,固收类资产收益承压,需要更加多元化的配置来增厚收益、穿越周期。可以参考海外经验,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同时也可以考虑配置一些与资本市场中战略新兴产业等长期资产属性较为匹配的资产,如长期股权投资等。契合投资者全生命周期需求:养老理财产品要契合投资者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不同年龄阶段、从业背景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其养老金融需求存在差异性。例如,青年人可以适度进取,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群体更看重稳健,临近退休的人则需要安全至上。因此,金融机构应提供多样化的产品,覆盖投资者的全生命周期。政策引导与支持:政策层面应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拉长考核周期,为养老金开展长期投资创造有利条件。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政策,支持养老金融产品投资与养老特征相匹配的长期优质资产,引导养老金实现长投稳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