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经济部长做出这样的预期有以下多方面的原因:
贸易与市场因素
市场需求互补
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为马来西亚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销路。马来西亚的农产品如棕榈油、橡胶、热带水果等,以及一些特色工业产品如电子产品零部件等,在中国有稳定的需求。这种市场需求互补性促使更多马来西亚企业希望借助中国投资扩大产能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同时也吸引中国企业沿着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投资。
贸易关系巩固与拓展
中马两国长期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边贸易机制的推进,贸易环境不断优化。中国企业为了更好地利用马来西亚的贸易政策优势,降低贸易成本,会加大对马来西亚的投资,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或仓储物流设施等,从而带动投资规模的大幅增长。
产业合作因素
制造业升级合作
马来西亚正在寻求制造业的升级转型,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业迈进。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丰富的技术和经验,如5G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等。中国企业对马来西亚的投资可以将这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马来西亚,帮助马来西亚提升其制造业的竞争力,双方在工业园区建设、制造业技术研发等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马来西亚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包括交通、能源等领域。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如高铁建设、港口建设等。中国企业通过参与马来西亚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不仅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等行业的投资,还能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
政策与战略对接因素
“一带一路”倡议对接
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马双方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便利化、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一带一路”项目为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投资提供了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撑,如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的“两国双园”模式,这种模式为双方企业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产业对接平台,推动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马来西亚进行投资。
马来西亚的投资政策吸引
马来西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政策措施。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些政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马来西亚在经济特区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特区的营商环境,这也有利于吸引中国企业前往投资兴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