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应用,各行业对算力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让算力像水电一样便捷取用,是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需求,以下是相关介绍:政策推动算力便捷取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旨在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使算力像水、电一样便捷使用,形成可查询、可对话、可调用的服务能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算力便捷取用的必要性:算力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涵盖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和数据存储力。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到科学计算模拟,从智能制造数据处理到远程医疗影像分析,算力强弱决定行业应用效能与发展空间。但当前我国算力资源存在分布不均、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算力孤岛现象严重,导致资源浪费,无法最大化利用,因此实现算力便捷取用至关重要。实现算力便捷取用的关键: 筑牢技术基础:加强基础软硬件技术攻关,减少算力互联损失,提高算力感知能力,优化资源管理与协同调用。同时,推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改造升级,扩大带宽容量,降低网络时延,提升网络通行能力。 建立标准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是关键。需明确通信网络互通、算力资源互联等关键环节要求,保障数据安全快速流动。还应制定算力互联市场规则,形成合理价格体系,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保障算力安全:随着算力网络规模扩张,安全风险增加。要完善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体系,构建实时监测与防御系统,强化数据安全保护,建立安全演练与应急响应机制。算力便捷取用的实践案例: 天津滨海算力调度平台: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等单位共同发布的天津滨海算力调度平台,汇集了24万核通用计算、7400P智能计算和1000P超级计算资源。依托中国电信“算网大脑”,该平台可对东、西部算力资源智能调度,实现跨地域共享,已接入京津冀算力枢纽节点,未来将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用户可在平台上像网上购物一样选择算力,平台根据价格最优原则秒速匹配算力资源。 中国移动算力网络:中国移动原创性提出以算为中心、网为根基、智为引擎的算力网络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完善算网基础设施等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建成首批13个智算中心节点,实现“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基本覆盖。并依托算网大脑,推动算力成为“一点接入、即取即用、按需调度”的社会级服务。算力便捷取用的意义:算力互联互通将重塑数字经济发展格局。打破算力孤岛,实现全国算力资源智能调度与共享,可大幅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算力使用成本,解决“买不起、用不好”的困境,为创新注入动力。在全球数字化博弈中,若中国率先构建起相关算力互联网,还将增强全球数字经济竞争话语权,引领数字时代新变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