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丁晓平:走进乡土大地 仰望历史天空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已阅读 3 个网页
丁晓平:走进乡土大地 仰望历史天空
安徽省怀宁县那个其貌不扬的丁家一屋村,一位穿着补丁短裤的男孩因交不起一元学费站在马尾松下啜泣,如今他已成为荣获鲁迅文学奖的军旅作家。

1978年,梅雨季节的一个上午,刚下过雨的山岗子上,雨水在草地上打着滚,7岁的丁晓平穿着补丁连补丁的短裤,独自一人站在阴天的马尾松下嘤嘤地哭了。

同龄的小伙伴都去学校报了名,而他却没有,因为家里太穷了,穷得连一元的学费都交不起。

这个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如同一张永不褪色的底片,深藏在丁晓平的心里,也成为他后来观察乡土中国的一个重要起点。

一、农民是谁?
“农民是我们的祖祖辈辈。”丁晓平在文章开头这样写道。

1971年闰五月初五,丁晓平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一个名叫丁家一屋的小村庄。在他10岁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

那里没有大山大河,也不是平原,虽然距离长江不远,打开家门就能看见百里之外的天柱山,但只有起伏的丘陵,那局促的山地和狭窄的田野。

“除了庄稼拔节、时蔬葳蕤和鸡鸣犬吠之外,日子就像不招人不吭声的黄土一样,默默无闻地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繁衍和重复。”

几年后分田到户的改革中,他们九口之家分到了9亩稻田和3亩山地。在随后的落实政策中,父亲、母亲、三哥和他的户口实现了农转非,吃上了商品粮。

有了城镇户口的“红本本”,这简直是农村人羡慕至极的大喜事。

从农家子弟到军旅作家,丁晓平的人生轨迹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他和三哥赶上了改革开放,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得以读书、当兵,走出农村,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

“由家及国,我的家,就是国的缩影。”丁晓平这样总结道。

二、文学与军旅的交响
1990年12月13日,天下着小雨,村里的乡亲敲锣打鼓把丁晓平送到镇上。怀揣着文学梦和报效祖国的英雄梦,他走进了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

当兵离开家乡时,丁晓平已经高三,并且荣获了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成为轰动学校的大事件。

他的文学才华在军营里迅速被发现。到新兵连以后,整个连队的各种材料、鉴定、表格、总结、黑板报,“凡是与文字打交道的任务,都由我承包了”。

1993年,他创作的诗歌《中国水兵》 登上了中央级报纸的副刊,成了部队小有名气的“水兵诗人”。

丁晓平对于文学的热爱,始于诗歌。他至今依然认为诗歌是文学的最高殿堂,并十分乐意别人称他是一位诗人。

他服役的部队是海军航空兵,但他“是海军却从没下过海,是空军却从没上过天”。

1993年,丁晓平考上了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在军校的三年时间里,他基本上没有出去玩过,经常一到周末就骑着自己买的一辆破旧自行车,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穿梭,去找线索、采访、写稿。

三、历史的召唤
2000年,丁晓平从海军航空兵机关调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工作,由业余的文学爱好者转变为专业的文学编辑和出版人。

这一转变,为他打开了党史写作的大门。

2001年4月的一天,丁晓平在家里看报纸,无意中看到《西安惊现64年前的〈毛泽东自传〉》的消息。凭着职业敏感和好奇心,他认为应该重新再版这本书。

那时,家里没有电话,也没有手机,他就借别人的电话,打了30多个长途,中间经历了很多曲折,终于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毛泽东自传》这本书的收藏者。

向领导汇报后,当天就坐飞机去了西安,经过耐心细致的谈心交心,终于说服收藏者让他将书带回北京。

就这样,他实现了再版《毛泽东自传》这部传奇之书的梦想,也挖到了他从事出版工作的“第一桶金”。

针对学界对《毛泽东自传》再版的质疑,丁晓平花了七年多时间,先后创作了《解谜〈毛泽东自传〉》和《世界是这样知道毛泽东的》,把《毛泽东自传》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填补了党史文献的空白。

通过《毛泽东自传》的新版,引起了他对美国著名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兴趣,开始研究他,创作了传记《埃德加·斯诺:红星为什么照耀中国》。

这使他开始进入到党史领域的写作。后来,他越钻研越有兴趣,越感觉自身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历史写作是一个冒险的工作。历史写作者就是一个探险者,但是它又像考古工作,在不断地发掘。”丁晓平说。

这种使命感,促进他把党史写得更完整、好看、有趣,写得更真实、严谨、科学。

25年来,他一直坚持重大历史题材的写作,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 “文学、历史、学术跨界跨文体写作”道路,而且越研究历史,越感到真实比虚构更精彩、更有力量。

四、乡土中国的重量
今天生活在城市的我们,似乎很少思考过“农民”这个词语在中国历史天平上的重量。

作为一名从农村成长起来的作家,丁晓平没有忘记农民为国家的现代化作出的贡献和奉献。

在《大国转折:中国是这样走向开放的》一书中,他再现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邓小平时代”,全景式呈现了改革开放原点的历史现场。

在他看来,这部作品其实也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的成长史和心灵史。

伟人毛泽东对农民的五点论述——农民是“中国工人的前身”,是“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是“中国军队的来源”,是“现阶段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是“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在丁晓平眼中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从新时代的今天,回望三千年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我们在毛泽东对农民的这五点论述中,就不难发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与农民的关系是如此逼真和生动。

他们始终以勤劳、勇敢、善良、朴素和智慧,扮演着历史中那个最容易满足于现实又付出最多劳力、汗水和牺牲的角色。

五、走在历史与文学之间
丁晓平的首倡并致力探索的“文学、历史、学术跨界跨文体”写作,成就斐然。

他著有诗集、长诗、长篇小说、散文集、文学评论集、报告文学和历史传记等20余部,800余万字。

2022年,他荣获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他的代表作《红船启航》、《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王明中毒事件调查》、《1945·大国博弈》、《爱着》等,在历史与文学的交汇处找到了独特的表达空间。

作为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他策划编辑的作品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鲁迅文学奖、解放军图书奖、全军优秀文艺作品奖等重要奖项。

从童年时因交不起一元学费而哭泣的农村孩子,到荣获鲁迅文学奖的军旅作家,丁晓平的人生轨迹本身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一个缩影。

他的作品与人生,恰如他文章的标题——走进乡土大地,仰望历史天空。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农民之子的深厚、肥沃、朴素和与世不争的品质,也看到了一位历史写作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真实比虚构更精彩、更有力量。”丁晓平的这句话,或许正是他多年来坚持历史写作的最深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0-27 08:12 , Processed in 0.2944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