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兰枸杞鲜果销售火爆,今年预计销量达200吨!
红彤彤的枸杞挂满枝头,2.1万名采摘工人在都兰县的田间地头忙碌,这片高原土地正演绎着从“增产”到“增值”的产业蜕变。
八月的青海都兰,枸杞田里一片火红。来自全国19个省份的2.1万名采摘工人集中在这片高原上,抢收着大自然的馈赠。
近年来,都兰县依托广阔地域和温和干燥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枸杞产业。2025年,都兰县枸杞规模化种植面积已达17.27万亩,其中认证的绿色有机枸杞种植面积达12.9万亩。
01 产业规模:从零散种植到品牌示范区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枸杞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
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21万亩以上,占全国的14.04%,占青海省的44.24%。
这标志着都兰县已成为全国枸杞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都兰县不仅种植规模可观,更在品质上不断提升。该县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原料标准化基地14.53万亩,成为全国集中连片种植规模最大、单产最高、产品品质最优的枸杞种植示范基地。
都兰县先后荣获“全国高寒区枸杞种植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称号,更创下“海拔最高连片枸杞种植基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02 产销成果:鲜果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2025年,都兰县枸杞产业迎来了丰收年。数据显示,全年枸杞鲜果产量达21.04万吨,收获得枸杞干果产量达5.2644万吨,同比增长5.2%。
枸杞鲜果销售表现尤为亮眼。截至9月底,全县枸杞鲜果销售量已达233.4吨。
这一数字已超过今年年初设定的200吨销售目标,显示出市场对都兰枸杞鲜果的旺盛需求。
都兰县枸杞鲜果产业的成功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体现在价值提升上。2025年,都兰县枸杞产值达17.9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规模高达50亿元。
这一数字充分展现了枸杞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作用。
03 创新驱动:冷链技术破解保鲜难题
枸杞鲜果保鲜期极短,长期以来制约着其市场拓展。都兰县与浙江雪波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为鲜枸杞量身定制 “产地预冷+干线运输+终端配送”全程冷链方案,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
都兰县已布局冷链库4个、冷链货柜3个,并与相关企业签订每年100吨的枸杞鲜果对外销售战略合作协议,预计产值达1000万元。
通过这些创新举措,都兰县成功构建起36小时直达江浙沪的高效物流网络。
截至目前,已有8.5吨头茬枸杞鲜果通过这一冷链系统成功运抵江浙沪等地区,让长三角消费者能品尝到来自柴达木高原的新鲜滋味。
04 政策支持:多方合力助推产业升级
都兰县枸杞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政策支持密不可分。2025年,当地争取省州资金1.4亿元,实施10个重点项目,为枸杞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当地政府还投入奖补资金2240万元,对绿色有机认证、农户枸杞种植、鲜果销售进行补助。
同时,成功举办都兰县首届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博览系列活动,推动银企达成融资意向1557.8万元。
浙江援青力量也为都兰枸杞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引进智能化锁鲜枸杞生产线,通过低温制干技术实现无添加、高品质、易保存的规模化生产。
这项技术使锁鲜枸杞单价较传统枸杞干果至少提高8倍以上,极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都兰县枸杞产业的发展只是青海特色农业腾飞的缩影。随着“产地预冷+干线运输+终端配送”全程冷链方案的完善,都兰枸杞鲜果实现了36小时从高原到江浙沪餐桌的跨越。
从田间到舌尖,从高原到都市,这条红色产业链正在向更远的市场延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