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首次覆盖圣泉集团,给予“买入”评级
国内合成树脂龙头正瞄准AI与新能源赛道,开启新一轮成长曲线。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研究报告,首次覆盖圣泉集团(605589),给予“买入”评级。
报告由分析师余嫄嫄、范琦岩撰写,认为圣泉集团作为国内合成树脂领先企业,正持续拓展生物质化工和电子化学品等高增长领域。
随着下游AI服务器需求增长及电子树脂国产替代推进,公司PPO等电子树脂业务有望迎来持续增长动力。
01 多业务布局:传统与新兴领域协同发展
圣泉集团业务版图覆盖三大领域:合成树脂类产品、先进电子材料及电池材料、生物质产品。
传统业务根基稳固。截至2025年中报,公司酚醛树脂产能达64.86万吨/年,产能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其铸造用呋喃树脂产销规模更是位居全球第一。
在行业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公司依靠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实现了逆势增长。
高端材料领域突破显著。在AI与新能源革命浪潮中,公司凭借PPO等低介电树脂和多孔碳材料成功切入高增长赛道。
这种传统与新兴业务的有机结合,使公司同时具备了增长的弹性与韧性。
02 业绩增长:财务数据印证发展势头
2025年上半年,圣泉集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公司实现营收53.51亿元,同比增长15.67%。
归母净利润达5.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19%。
单季度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8.92亿元,同比增长16.13%,环比增长17.62%。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94亿元,同比增幅达51.71%,环比更是增长42.34%。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公司不仅保持了营收的稳定增长,盈利能力也在快速提升。
03 电子树脂:AI拉动的高增长赛道
中银证券报告重点强调了AI发展对公司电子树脂业务的拉动效应。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覆铜板生产国。中国大陆刚性覆铜板产值从2014年的61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93亿美元,占全球比例提升至73.23%。
按照电子树脂成本占比约26%估算,2023年全球用于覆铜板生产的电子树脂市场规模约为33.02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市场规模约为24.18亿美元。
高频高速树脂需求旺盛。随着5G通信技术、汽车智能化迅速发展以及数据中心、云计算需求快速增长,覆铜板行业正向高频高速演进。
PPO树脂等产品能够满足高频高速应用需求。
受AI服务器等领域拉动,2026年全球高速覆铜板对PPO的需求有望增至约8,000吨,且售价高达80万元/吨。
04 国产替代:打破海外垄断的突破口
电子级PPO树脂市场长期被国际巨头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进口依存度高。全球电子级PPO树脂供应长期由沙比克主导。
虽然目前国内普通级PPO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但电子级PPO进口依存度高达90%以上。
圣泉实现技术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聚苯醚(PPO/PPE)树脂已通过国内重点头部企业认证。
2024年公司1,000吨/年PPO树脂产线建成投产,合计1,300吨/年全自动化产线稳定供货。
配套开发的碳氢树脂体系已进入国内前三大CCL制造商产品体系,100吨/年碳氢树脂产线建成投产。
扩产计划有序推进。公司计划启动2,000吨/年PPO/OPE树脂项目、1,000吨/年碳氢树脂项目、1,000吨/年双马树脂项目、1,000吨/年PEI树脂项目扩产工作。
这些布局将有力满足国产化自主供应需求。
05 新能源材料:未来增长新引擎
圣泉集团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布局同样值得关注,主要包括多孔碳和硬碳负极两大方向。
多孔碳材料前景广阔。硅基负极被视为下一代理想负极材料,未来有望逐渐替代传统石墨负极。
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整体规模有望达300亿元;2030年全球硅碳负极需求量有望超过10万吨,对应多孔碳需求在5万吨左右。
2019-2023年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从3.71亿元增长至76.3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3.12%。
公司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公司300吨/年多孔碳生产线建成投产并实现满产满销。
1,000吨/年多孔碳生产线于2025年2月建成并陆续投产。
未来3-5年内,公司规划新增1.5万吨多孔碳和1万吨硅碳产能。
06 生物质精炼:绿色化工的核心技术
圣泉集团的“圣泉法”生物质精炼一体化技术是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
该技术可实现生物质高值化利用,从植物秸秆原料端到生产出纤维素材料、溶解浆粕、木糖、阿拉伯糖、糠醛、高活性木质素、生物炭、生物甲醇、生物航煤等上百种产品,形成完整产业链。
2025年上半年,公司大庆生产基地“100万吨/年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一期)项目”稳定运行,章丘基地木糖和木醇产量提升。
未来公司生物质化工业务有望深度融合循环经济,获得蓬勃发展。
07 盈利预测与估值
中银证券对圣泉集团的未来业绩给出了具体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9/14.75/18.76亿元。
相应EPS分别为1.43/1.74/2.22元。
PE分别为19.3/15.8/12.4倍。
基于此,中银证券看好AI等领域发展带动公司电子树脂需求提升,公司各业务有序布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圣泉集团在近六个月共获得16家机构覆盖,其中11家给出“买入”评级,5家给出“增持”评级。
机构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39.90元,最低目标价为36.92元,平均为37.81元。
这一目标价较公司当前股价有显著上行空间,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认可。
圣泉集团从传统合成树脂龙头向高端电子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企业的转型正在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随着AI产业推动高频高速树脂需求增长,以及公司在生物质化工领域的持续深耕,其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