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龙发布首款集成封装mSSD,重塑SSD制造模式
一块仅指甲盖大小的电路板,竟集成了整个SSD的全部功能,这可能是存储行业近年来最具颠覆性的创新。
10月20日,江波龙正式发布业内首款集成封装mSSD(Micro SSD),这项创新产品已完成开发、测试,并申请了国内外相关技术专利,目前处于量产爬坡阶段。
mSSD采用Wafer级系统级封装技术,将主控、NAND闪存、PMIC等关键元件一次性整合进单一封装体内。
这一设计彻底重构了SSD的制造流程与产品形态,实现了从Wafer到成品的一次性封装完成,省去了传统SSD生产中的多道SMT贴片环节。
01 什么是集成封装mSSD?
mSSD是通过特定的封装工艺,将控制器芯片、存储芯片(Die)、无源元件(电阻、电容等)以及不同功能的集成电路集成在一个封装体内,实现它们之间的电气连接、物理保护与热管理。
与传统SSD相比,mSSD的最大特点是将PCBA板级封装提升至芯片级封装。
它采用Wafer级系统级封装(SiP)技术,一次性把主控、NAND、PMIC等元件整合进单一封装体。
这一设计将原本PCBA SSD近1000个的焊点减少至0个,彻底消除了传统PCBA生产工艺中可能出现的阻焊异物、撞件等可靠性隐患。
02 芯片级质量:可靠性跃升
集成封装让mSSD的质量标准从传统的PCBA级别跃升至芯片级封装标准。
产品缺陷率(DPPM)从原先的≤1000大幅降低至≤100,可靠性提升了整整一个数量级。
这种质量提升尤其适用于M.2 2242、M.2 2230等PCBA空间有限的紧凑形态。
对于追求高可靠性的应用场景如车载存储、工业设备等,这种芯片级可靠性带来了显著优势。
03 制造革命:从复杂到极简
传统SSD制造流程复杂,需要先将Wafer在不同工厂完成NAND、控制器、PMIC等元件的封装测试,再转运至SMT工厂进行排产贴片。
而mSSD完全省去了PCB贴片、回流焊等多道SMT环节以及各站点转运,实现了从Wafer到产品化的一次性封装完成。
这一制造革新带来显著效益:交付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附加成本降低了超过10%。
此外,由于省去了SMT高能耗工序,mSSD的生产过程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符合低碳制造和绿色环保需求。
04 小身材,高性能
mSSD在外形上极为紧凑,尺寸仅为20×30×2.0 mm,重量仅2.2克,却能源释放PCIe Gen4×4的全部性能。
实测性能表现优异:顺序读取速度最高可达7400MB/s,顺序写入速度最高达6500MB/s。
4K随机读取性能最高达1000K IOPS,4K随机写入性能最高达820K IOPS。
高效的散热系统是保证性能持续稳定输出的关键。mSSD采用高导热铝合金支架、石墨烯贴片与导热硅胶,构建了高效散热系统,使峰值性能维持时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05 灵活应用:SKU多合一战略
mSSD支持TLC/QLC NAND闪存,容量覆盖512GB至4TB多种选择。
产品创新性地配备卡扣式散热拓展卡,无需工具即可灵活转换为M.2 2280、M.2 2242或M.2 2230等主流规格,实现SKU多合一。
这种设计解决了传统SSD方案中接口非标准、SKU数量多、兼容性弱的问题。
对于客户端来说,mSSD可通过彩喷/UV打印机等设备快速完成产品定制化信息喷绘,并随时随地完成组装和零售包装,切实落地 “Office is Factory” 的高效、灵活制造商业理念。
06 应用场景:从消费电子到车规存储
mSSD凭借其小体积、高性能、高可靠性特点,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笔电与游戏掌机:紧凑的尺寸非常适合空间有限的移动设备
无人机与VR设备:轻量化设计及高性能满足高负载应用需求
车规存储:芯片级可靠性满足汽车电子对高可靠性的严苛要求
江波龙在车规存储领域已与20余家主机厂及50余家Tier1深度合作,mSSD有望进一步强化其在汽车存储市场的布局。
07 行业影响:重塑存储制造模式
mSSD的推出不仅是一款新产品的面世,更是对传统SSD制造模式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它通过“集成封装+灵活制造”的组合,将存储产品的生产从专业工厂扩展到更灵活的环境,甚至可以在客户端完成最终的产品定制。
这种模式显著降低了存储产品的生产门槛,使更多企业能够快速实现存储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帮助品牌打造差异化产品,构建敏捷响应市场变化的核心竞争力。
mSSD技术的出现,正如当年固态硬盘取代机械硬盘一样,正在重塑存储行业的制造范式。
随着PCIe Gen5版本的技术储备和更多应用场景的拓展,集成封装技术有望成为未来存储产品的标准形态。
江波龙在存储技术上的这次创新,不仅是一次产品升级,更是对整个存储产业生态的重新定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