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文物遭劫,法国追捕4名嫌疑人
世界最大博物馆之一的法国卢浮宫,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四名蒙面劫匪洗劫了部分最珍贵的王室珠宝,震惊全球。
当地时间10月19日上午9时30分许,四名蒙面嫌疑人利用升降装置从卢浮宫外部阳台潜入馆内,在短短几分钟内盗走了9件“价值不可估量”的法国王室珠宝。
案发后,法国文化部公布了失窃文物清单,其中包括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的王后玛丽-阿梅莉、拿破仑的皇后玛丽-路易丝以及拿破仑三世的皇后欧仁妮等多位法国历史名人的冠冕、项链与耳饰。
01 精心策划的“速通”抢劫
卢浮宫这场震惊世界的劫案,展现了犯罪团伙的精密策划与高效执行。
根据巴黎检察院检察官洛尔·贝屈奥的描述,整个作案过程仅持续了七分钟。
19日9时30分左右,这四人团伙出现在卢浮宫外。他们戴着头盔,穿着反光马甲,巧妙地将自己伪装成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
团伙分工明确——两人入室行窃,两人在外接应。
劫匪进入展厅后,使用角磨机精准击碎防护玻璃,直指两处高安保级別展柜。作案过程中,他们甚至用角磨机威胁博物馆保安。
9时37分警報響起,而9时38分,四人已骑乘摩托车混入里沃利街的车流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02 无法估量的损失
法国文化部确认,共有9件文物遭抢劫,其中8件至今下落不明。
警方在卢浮宫外找到了遭抢劫的一顶属于欧仁妮皇后的皇冠,这顶皇冠镶嵌有上千颗钻石和宝石,被發現時已經受損。
巴黎检察院检察官洛尔·贝屈奥10月21日表示,经济损失预估可达8800万欧元,但这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抢劫案造成的历史性损失则无可估量。
这些被盗珠宝承载着法国皇室的歷史记忆,包括欧也妮皇后与玛丽-路易丝的首饰套装、玛丽-阿梅莉皇后的蓝宝石项链与耳环、镶祖母绿胸针等。
它们不仅是珠宝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帝国肖像与宫廷仪轨的实物见证。
03 卢浮宫的安全隐患
这场大胆的劫案引发了人们对卢浮宫安保体系的质疑。
作为始建于12世纪的皇家宫殿,卢浮宫的建筑结构天然存在防御短板,建筑外立面的阳台、通风井、脚手架等为外部入侵提供了便利。
嫌疑人利用的塞纳河侧外墙施工区,因历史建筑保护限制,未能完全安装监控设备,导致部分区域处于监控死角。
案件中,嫌疑人使用的升降装置没有经过安检就运入博物馆区域,这也暴露了安保的另一个漏洞。
当地工会透露,卢浮宫近年来削减的岗位中包含诸多安保岗位。案发时阿波罗画廊的值守人数已由6人减至5人,早晨换班时段仅剩4人。
04 法国博物馆屡屡失守
卢浮宫劫案并非法国博物馆首次遭遇“黑手”。近一年来,多家文化机构接连发生盗窃事件。
9月17日,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金块标本失窃,价值约70万美元。
9月4日,利摩日市一家博物馆三件中国瓷器被盜。
去年11月,巴黎科尼亚克-杰伊博物馆遭四人持斧洗劫,七件18世纪烟盒不翼而飞。
卢浮宫自身亦非首次成为目标。1911年,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蒙娜丽莎》被一名裱画工盗走,两年后才被追回。
数据显示,2023年,法国博物馆盗窃案数量为9起,而2024年至今已达21起,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05 全国响应与国际关注
案件发生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当晚在社交媒体发文,承诺追回文物并将作案者绳之以法,“各地正竭尽全力实现这一目标”。
法国内政部长洛朗·努内兹同时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卢浮宫的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升级包括安装新一代监控摄像系统、周边入侵检测系统,设置新的中央安保指挥中心。
法国文化部长拉茜达·达蒂在20日的紧急会议上坦言:“过去我们更重视游客安全,对馆藏防盗有所忽视”。这句话点出了法国博物馆长期以来 “重反恐、轻防盗”的结构性问题。
另一方面,法国文化部21日表示,卢浮宫博物馆遭抢劫文物因相关法律规定和投保成本等原因未购买保险。这意味着,如果文物无法追回,法国政府和卢浮宫博物馆无法获得保险赔偿。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卢浮宫原定的安保现代化计划一再推迟。员工在内部会议中批评管理层“缺乏远见”。
如今,卢浮宫面临的不仅是文物的追回,更是公共安全与文化守护间的平衡考验。
七分钟的劫案,映照出这座文明殿堂在历史与现实间的艰难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