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女官员于媛媛被“双开”:生活奢靡、大搞权钱交易
一边拜鬼神、一边收巨款,城西区原副区长的双面人生。
曾官至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副区长的于媛媛,在2025年10月20日迎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终结。青海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经中共西宁市委批准,西宁市纪委监委对于媛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决定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双开”处分。
这名在2024年8月才获提拔的副区长,上任不足一年便主动投案,而其“不信马列信鬼神” 的异常举止,与其他违纪违法问题一同,被详细列在了纪委的通报中。
01 多项违纪
青海省纪委监委的通报详细列出了于媛媛的多项违纪违法问题。
于媛媛被指“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不信马列信鬼神,搞封建迷信活动”。
政治纪律的沦陷是于媛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起点,也是其双面人生的鲜明写照。
她还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活动安排。
于媛媛的违纪行为涉及多个方面,从政治纪律到组织纪律,再到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全面失守。
02 贪腐手段
于媛媛的贪腐手段多样,其主要问题集中在利用职务便利进行权钱交易。
她将公权力当作攫取私利的工具,伙同他人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同时,她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项目建设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于媛媛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将应由本人支付的费用由他人支付,无偿接受劳务服务。
其贪腐行为不仅范围广泛,而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显示出对纪律和法律的无视。
03 仕途轨迹
于媛媛,女,汉族,1978年11月出生,拥有广电大学学历。
她的仕途起步于西宁市城西区,曾先后担任西宁市城西区文体旅游科技局局长,西宁市城西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等职。
在担任城西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她积累了丰富的财政管理经验,同时也为其后来的违纪违法行为埋下了伏笔。
2024年7月,当地发布公示,于媛媛拟提任县区领导班子副职。紧接着在2024年8月,她正式出任西宁市城西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兼任市海湖新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然而,好景不长,2025年4月30日,青海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于媛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接受西宁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04 处理结果
对于于媛媛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青海省纪委监委作出了严肃处理。
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共西宁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西宁市委批准,决定给予于媛媛开除党籍处分。
同时,由西宁市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
此外,还终止其市、区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并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这一系列处理措施,彰显了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零容忍”态度。
从财政局长到副区长,于媛媛的仕途原本前景可期。
然而,思想的滑坡与价值观的错位,让她将公权力当作攫取私利的工具,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纪委通报中“不信马列信鬼神”的表述,折射出于媛媛理想信念的崩塌。她的案例也为所有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思想的防线一旦失守,行动的底线便会全面崩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