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海天与中炬高新五年沉浮,2025年上半年见真章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10-14 07: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海天与中炬高新五年沉浮:2025上半年的分化与突围在调味品行业存量竞争加剧的2025年上半年,海天味业与中炬高新交出了截然不同的成绩单。这两家头部企业过去五年分别历经舆情冲击与股权动荡的考验,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分化,不仅是企业战略调整成效的直观体现,更折射出行业格局重构期的生存逻辑。## 五年沉浮:危机中的不同轨迹2020-2025年的五年间,两家企业的发展轨迹因核心危机的差异而呈现鲜明对比。海天味业的危机源于外部舆情冲击,而中炬高新的困境则来自内部股权动荡,不同的危机性质决定了其复苏路径的差异。海天味业在2022年遭遇“双标门”事件,品牌形象与市场信任度遭受重创。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营收增速放缓至2.4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09%,这是其自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归母净利润下降;2023年更是陷入营收与净利双降的困境,营收245.59亿元同比下降4.10%,归母净利润56.27亿元同比下降9.21%。舆情冲击带来的连锁反应持续显现,库存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50.47天增至2023年的56.27天,2024年虽略有好转但仍达54.63天;经销商数量两年内流失约12%,从2021年的7430家降至2023年的6591家。直到2024年程雪接任董事长后,通过产品矩阵重构、渠道变革与品牌修复等一系列举措,公司才逐步走出低谷,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53%和12.75%,为2025年的复苏奠定基础。中炬高新的五年动荡则围绕股权纷争展开。宝能系入主后,公司战略决策与内部管理陷入混乱,管理层频繁变动导致经营战略难以落地。2021-2025年期间,股权纷争不断,原本计划募集近80亿元的定增方案(用于阳西美味鲜300万吨调味品扩产项目等)因控制权变更及新管理层上任而终止,该项目若完全达产预计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204.09亿元、净利润51.57亿元,其终止对公司长期发展造成重大打击。股权动荡直接传导至经营业绩,2024年公司营收55.19亿元,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直至2025年7月完成董事会换届,新职业经理人团队加入并形成多元治理架构,内部动荡才逐渐平息,但业绩恢复已错失先机。## 2025上半年:业绩分化的核心逻辑2025年上半年,在调味品行业景气度不高、消费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两家企业的业绩表现呈现“冰火两重天”,这种分化源于产品战略、渠道运营与成本控制等多维度的差异。从核心经营数据来看,海天味业实现了逆势增长,营业收入达152.3亿元,同比增长7.59%,首次在上半年突破150亿元大关;归母净利润39.14亿元,同比增长13.35%;扣非净利润38.17亿元,同比增长14.77%,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利润增长高度依赖主营业务,经营质量扎实。而中炬高新则延续下滑态势,营业收入21.32亿元同比下降18.58%,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下降26.56%,扣非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降22.53%,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明显减弱。产品结构调整是业绩分化的关键因素。海天味业精准把握健康消费趋势,推动产品向“健康化、高端化、多元化”转型,各核心品类均实现增长:酱油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1%至79.28亿元,有机、薄盐酱油市场反响良好;蚝油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7%至25.02亿元,产品升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调味酱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至16.26亿元,区域特色风味产品成功打开增长空间;特色调味品及其他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6.7%至25.06亿元,新兴品类拓展成效显著。相比之下,中炬高新的核心品类全面承压,酱油收入12.98亿元同比下降16.68%,鸡精鸡粉收入2.55亿元下降21.98%,食用油收入更是腰斩至1.09亿元,下滑幅度达49.39%。尽管公司推出了零防腐剂、低盐等健康产品及厨邦丸滑生抽等新品,但未能扭转整体颓势。渠道运营策略的差异进一步放大了业绩差距。海天味业对经销商体系进行精细化优化,淘汰能力弱、理念不合的经销商,将产品配货与经销商特性精准匹配,并上线信息化系统监控渠道库存、防止低价倾销,提升渠道效率;同时积极拓展线上渠道,上半年线上营收8.42亿元,同比增长38.97%。中炬高新虽推进“渠道下沉战略”,上半年净增经销商245个,总数达2799个,区县开发率86%,线上核心品类增速超60%,但分销渠道收入仍同比下降20%,直销渠道占比过小(虽增长35.27%),且各区域市场全面下滑,东部地区营收同比下降28.64%,南部地区下降16.29%,中西部和北部地区分别下降16.12%和9.64%,渠道改革的短期成效尚未显现。## 行业格局与未来挑战2025年上半年调味品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不变、个体分化加剧的特征。18家调味品上市公司营收合计533.56亿元,净利润合计86.60亿元,其中海天味业以152.3亿元的营收和39.14亿元的净利润稳居行业第一,其营收超过十几家公司的总和,寡头效应显著。而腰部企业(营收10亿-30亿元)压力普遍较大,中炬高新、苏盐井神等6家公司出现营收、净利双下滑,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凸显。对于海天味业而言,未来的核心挑战在于维持增长动能与应对高端市场竞争。尽管公司已实现港股上市,并计划三年内将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但海外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难以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同时,李锦记、千禾等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崛起持续挤压其市场份额,海天味业酱油市占率已从2020年的19%降至2023年的12.6%,如何在高端市场巩固优势、提升品牌溢价将是关键。中炬高新的复苏之路则面临更多不确定性。新管理层虽已稳定内部秩序,并推进产品创新与渠道下沉,但业绩恢复需要时间。天风证券分析称,2025年公司业绩仍将承压,短期面临内部改革挑战,若餐饮渠道及下沉市场开拓效果不佳,将影响整体销售恢复节奏。此外,公司调味品业务占比高达98.41%,业务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如何优化业务布局、降低对单一板块的依赖,也是新管理层需要解决的长期问题。从行业趋势来看,研发创新与国际化将成为调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多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莲花控股、恒顺醋业、仲景食品等公司研发费用增速均超过20%,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应对存量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国际化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除海天味业外,天味食品正筹划赴港二次上市,安琪酵母、梅花生物等企业通过海外产能布局与并购加速全球化进程,未来海外市场的拓展成效将成为企业突破增长天花板的关键。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分化,是海天味业与中炬高新过去五年战略选择与危机应对成效的集中体现。对于海天味业,如何延续复苏态势、突破高端市场与海外市场的双重挑战;对于中炬高新,能否在新管理层带领下实现业绩反转、重构市场竞争力,将决定两家企业在调味品行业下一阶段竞争中的命运。
6ff59e9b-0eb8-4490-b9a6-c85dbe01c58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0-27 15:31 , Processed in 0.43148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