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龙虎山第六届半程马拉松:丹霞赛道上的速度与坚守2025年10月8日,随着最后一名欢乐跑选手冲过终点线,龙虎山第六届半程马拉松正式落下帷幕。这场经中国田协认证的A1类赛事,在异常高温的挑战下,依然为近万名海内外跑者呈现了一场融合竞技激情与人文底蕴的奔跑盛宴。## 赛事概况:高温下的专业坚守本届赛事由鹰潭市体育局、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设置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和欢乐跑(约6.1公里)两个项目,原定参赛规模分别为9000人和900人,实际吸引近万名跑者参与。受异常强烈的副热带高压影响,比赛当日局部气温飙升至38℃,组委会紧急将开跑时间从原定的7:30提前至6:30,但起跑时气温仍达30℃,给选手带来极大考验。为应对高温挑战,赛事保障体系全面升级。沿途补给站除常规物资外,特别增设龙虎山板栗、灯芯糕等当地特色食品,同时加密医疗站点部署,确保选手安全。尽管如此,高温仍显著提升了赛道难度,有选手在社交平台分享称,后半程体感温度超35℃,连续坡道叠加暴晒让比赛"难度拉满"。## 竞技亮点:中国选手包揽冠军在精英选手的巅峰对决中,中国选手展现出强劲实力。男子组方面,刘军以1小时09分36秒的成绩夺冠,甘顺江(1小时11分54秒)、罗金鑫(1小时12分15秒)分获二、三名。女子组冠军则由黄雪梅以1小时16分01秒摘得,钟佳萌(1小时17分48秒)、唐晓芳(1小时17分50秒)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众多选手在高温与复杂地形的双重考验下仍实现个人成绩突破,展现了跑者的坚韧意志。## 赛道特色:丹霞画卷中的文化浸润本届赛事的赛道被称为"移动的丹霞画卷",以龙虎山游客中心为起点,串联樱花大道、竹筏码头、正一观等核心景点。跑者在奔跑中既能领略泸溪河的碧波与丹霞峰林的雄奇,又能沉浸式感受道教文化发源地的深厚底蕴。赛道设计巧妙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途经桃花洲时,古越民族文化展示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让赛事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参赛选手乐欢在赛后表示:"穿梭在丹霞地貌之间,感觉特别好,真的不虚此行"。书法家杨凡则从文化视角解读赛事,认为奔跑时的呼吸节奏如书法笔锋流转,山坡起伏似宣纸留白,这种"道法自然"的体验为其艺术创作带来新灵感。## 赛事影响:体育+旅游的融合范本作为龙虎山"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标志性赛事,本届半马不仅点燃了体育热情,更成为激活景区消费市场的重要引擎。赛事选择在国庆假期尾声举行,有效延长了旅游黄金周的消费周期,吸引大量跑者及家属深度游览龙虎山景区。据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赛事期间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显著,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均迎来消费高峰。从行业视角看,本届赛事进一步巩固了龙虎山半马的品牌影响力。作为连续六届举办的成熟赛事,其A1类认证资质与特色赛道设计,使其成为国内马拉松赛事中"文旅融合"的典型案例,为同类赛事提供了可借鉴的运营模式。随着赛事圆满落幕,龙虎山景区已开始筹备下一届马拉松赛事。未来,赛事或将进一步优化赛道设计与保障体系,持续深化体育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创新,为跑者带来更优质的参赛体验,同时助力龙虎山打造世界级文旅体育目的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