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韩国国防部在忠清南道鸡龙台举行建军77周年纪念仪式,同步开展了大规模阅兵活动,韩国总统李在明出席并乘车检阅仪仗队和武器装备。此次阅兵展示了100多件武器系统,其中机器狗、无人机以及“玄武-5”钻地导弹等装备的亮相,吸引了广泛关注。以下是对此次阅兵及重点装备的详细解读: 阅兵核心装备解析机器狗:虽未公布具体型号,但从外观判断与民用款存在明显差异,机身搭载侦察设备,四肢具备灵活越障能力,可轻松跨越30厘米高的障碍。据韩军介绍,该机器狗能够在废墟、陡坡等复杂地形开展作业,可配合士兵执行扫雷、侦察等任务。不过,其续航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尚未披露,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外界对其实战效能的质疑。无人机:此次阅兵中无人机编队的亮相,凸显了韩国对未来战场无人化作战的重视,但目前公开信息未明确无人机的具体类型和数量。从韩国此前在国防领域的发展动态推测,这些无人机可能涵盖侦察、监视等功能,未来或许会进一步拓展攻击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的作战需求。“玄武-5”钻地导弹:作为本次阅兵的焦点装备,该导弹弹头重达8吨,最大飞行速度达10倍声速,具备强大的钻地能力,韩军宣称其可打穿地下100米的目标,专门针对地下指挥中心等加固设施。在射程方面,该导弹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携带8吨重弹头时射程为300公里,若弹头重量减至1吨,射程可延伸至5000公里,能够覆盖整个朝鲜半岛及东北亚部分地区。该导弹采用9轴(18轮)发射车,可实现斜向平移“蟹行”,但有专家指出,其发射需依赖预设阵地,隐蔽性欠佳。 阅兵背景与战略意图此次阅兵的举办,与当前朝鲜半岛的安全局势密切相关。此前朝鲜刚试射新型战术导弹,韩国通过阅兵展示军事实力,针对性极强,意在回应半岛紧张局势。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纪念讲话中强调,尖端科技正重塑现代战场,未来拥有AI战斗机器人、无人机、超精密高性能导弹的军队将占据主导地位。基于这一认知,韩国计划在2025年基础上,将2026年国防预算提高8.2%至66.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400亿元),重点投资军用无人机、机器人、尖端航空发动机及隐身技术等领域。从地缘政治角度看,韩国此举还有多重深层考量。一方面,展示国防自主能力和军工产业成就,有助于提升其在国际军贸市场的竞争力,推动“国防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彰显军事实力,韩国可强化与美国的同盟关系,提升自身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契合其“全球枢纽国家”的定位。 潜在影响与争议地区局势方面:韩国的阅兵行为可能加剧朝鲜半岛的“行动-反应”恶性循环。朝鲜或许会将此次阅兵解读为挑衅,进而以此为借口进一步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导致半岛紧张局势升级。同时,韩国展示的远程打击能力等军事力量,可能会被周边国家纳入安全考量,刺激地区军备竞赛,使东北亚安全局势更趋复杂。装备技术方面:尽管韩国此次展示的装备看似先进,但部分装备的核心技术存在争议。例如,“玄武-5”导弹的发动机关键部件来源不明,有消息称依赖进口,其可靠性存疑。此外,有观点认为,韩国部分军事装备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如K9火炮采用德国发动机、KF-21战机依赖美国引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装备体系的自主性和稳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