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网信办清理了近百万条涉未成年违规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存在《小猪佩奇》等动画片遭恶改、利用未成年人进行低俗表演、发布整蛊未成年人视频等问题。要实现净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监管力度 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不良短视频的具体界定标准,以及平台、内容创作者、MCN机构等各方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强化监督检查:网信、公安、文旅等多部门建立常态化的联合监管机制,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短视频平台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涉未成年人不良短视频。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严格内容审核:平台要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加大技术投入,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短视频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审核,同时配备足够的人工审核人员,对复杂内容进行人工复核,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置不良短视频。 完善未成年人模式:优化未成年人模式的功能和内容,提高内容筛选的精准度,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更适宜的内容。加强对未成年人模式的管理,防止未成年人绕过该模式访问不良内容。 加强账号管理:对发布涉未成年人不良短视频的账号,依法依约进行禁言、内容下架、清退等处置,对违规情节严重的账号,永久封禁并列入黑名单,禁止其再次注册。同时,加强对MCN机构的管理,规范其运营行为,对策划、推动未成年人不良内容创作和传播的MCN机构进行严厉处罚。提高未成年人自身防护能力 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学校和家庭要重视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通过课程设置、专题讲座等方式,教导未成年人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识别不良信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培养健康的上网习惯: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监督和引导,控制其上网时间,引导其关注积极健康的内容,避免沉迷网络。强化社会监督 建立举报机制:建立便捷、高效的举报渠道,鼓励公众对涉未成年人不良短视频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的给予一定奖励,同时保护举报人的隐私和安全。 发挥媒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媒体要加强对涉未成年人不良短视频问题的曝光和舆论监督,引导社会公众关注未成年人网络环境问题。社会组织可以开展相关的公益活动,提高公众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