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工程总体规划》明确了以下目标任务:目标: 近期目标(2021-2030年):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等三大标志性战役。促进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0.77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达40.9%,67%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化土地综合植被盖度达22%。 远期目标(2031-2050年):2031-2040年的七期工程以全面巩固六期工程治理成果、持续提高关键地区植被盖度为主攻方向;2041-2050年的八期工程以提质增效、整体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主攻方向。到2050年,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1.9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达43%,可治理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沙化土地综合植被盖度达25%以上,退化草原和湿地有效修复,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沙尘天气、泥沙危害全面缓解,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明显提升。任务: 优化生态修复空间: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加强沙生植物保护和已治理沙化土地、水土流失区封育管护。推进荒山荒坡荒沟、风沙源头、沙漠边缘等区域的植被建设,针对灌木林地、疏林地、迹地开展植被恢复和结构优化。实施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等,开展庭院、农村“四旁”及废弃闲置土地绿化,建设完善铁路、公路、河渠两侧和湖库周边绿道绿廊。 扎实推进系统治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治,统筹治理沙漠边缘与腹地、上风口与下风口等,在主要风沙口和路径区构建防护网络,在沙漠前沿和绿洲外围构筑乔灌草复合系统,依法划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防护目标,合理配置林草植被,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防护林体系。科学划定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综合采取降低放牧强度、围栏封育等措施恢复草原生态。以重要湿地为重点,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保障基本生态用水需求,加强退化湿地、珍稀物种栖息地和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