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风光热储多能互补项目是中国绿发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以下是对该项目的探访情况: 项目概况装机容量: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其中包含20万千瓦光伏项目、40万千瓦风电项目、5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及5万千瓦储能项目。开工与并网时间:工程于2017年7月25日开工建设,2018年10月18日,60万千瓦风电、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2019年9月19日,5万千瓦光热项目并网发电。 项目构成及原理光伏项目:利用格尔木市阳光充沛的优势,通过大量的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风电项目:格尔木多风少雨,拥有天然风场,风电项目利用风力推动风机叶片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并网时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光热发电项目:采用塔式熔盐太阳能热发电技术,4400多面定日镜将阳光反射至中心的集热塔顶部吸热器中,吸热器中的熔盐被加热后流入高温熔盐罐,需要发电时,高温熔盐从热罐中被泵出,流经蒸汽发生器系统,把水加热形成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储能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时储电,在用电高峰时放电,2018年12月首次向电网放电,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电源侧集中式电化学储能电站。 项目优势及意义解决电力输出不平衡问题:以光伏、风电为主要输出电源,光热、储能电站联合调节,有效改善了风电和光伏不稳定、不可调的缺陷,解决了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电力输出的不平衡问题,提高了电能稳定性。促进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提升了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解决了当前阻碍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技术难题,推动了能源生产和消费摆脱化石能源,为世界能源革命提供了“青海样本”。节能环保:项目年发电量约12.6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0.15万吨,减少了煤炭消耗和大气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