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CPU散热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导热性能、安全性、易用性、成本等因素。以下是硅脂和液金的详细对比及选择建议:导热性能: 硅脂:主流硅脂的导热系数集中在4-13W/m区间,能有效填补散热器底座与CPU顶盖之间的微观缝隙,驱除空气形成导热通道,但导热能力相对液金较弱。 液金:以镓基合金为代表的液态金属散热材料,导热系数普遍达到30-80W/m,是高端硅脂的3-5倍。在超频场景中,使用液金的CPU温度可降低8-12℃,导热性能优势明显。安全性: 硅脂:大多不导电,对接触的金属材料无腐蚀作用,如铜、铝、钢等,使用起来相对安全,不会对硬件造成损害。 液金:具有导电性,如果涂抹过多溢出,可能会导致主板短路损坏。而且液金会逐渐渗入CPU的外壳和散热器,腐蚀CPU的标签,还会腐蚀铝质材料,超过150℃时对铜、镍等金属也存在轻微腐蚀。易用性: 硅脂:呈膏状,涂抹相对简单,新手也容易掌握。只需在CPU中心挤出绿豆大小的硅脂,通过刮刀刮成薄薄一层即可,即使涂抹量稍有偏差,一般也不会对硬件造成严重影响。 液金:涂抹难度较大,需要严格控制用量,并且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使用高温胶贴垫底防止触电短路等。对于笔记本等设备,高负载运行下如果侧放,还可能导致液金流出烧坏主板。成本: 硅脂:价格相对较低,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适合大多数用户的预算。 液金:由于其材料特性和制造工艺,价格通常比硅脂高,一般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之间。如果是普通用户,日常使用电脑主要进行办公、游戏娱乐等常规操作,没有超频等特殊需求,选择中端硅脂(导热系数8W/m左右)配合合适的风冷或水冷散热器即可满足散热要求,既经济又安全易用。如果是追求极限性能的超频玩家,对散热效果有更高的要求,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液金的涂抹方法和做好防护措施,那么液金是更好的选择,它可以帮助CPU在超频状态下保持更低的温度,突破频率极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