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减肥药要在与进口药的竞争中突围,需从技术创新、市场策略、供应链优化等多维度发力,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以差异化技术突破构建核心竞争力1. 多靶点与长效化研发 国产药企需瞄准全球前沿趋势,开发多靶点、长效制剂以提升疗效和患者依从性。例如,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作为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在Ⅲ期临床中实现21%的体重降幅,并显著改善心血管代谢指标,其疗效已与进口双靶点药物替尔泊肽相当。恒瑞医药的HRS9531(GLP-1/GIP双靶点)在Ⅲ期试验中最高剂量组减重达17.7%(安慰剂调整后),且44.4%患者体重降低≥20%,显示国产药在双靶点领域的突破。此外,众生药业的RAY1225(GLP-1/GIP激动剂)有望实现两周一次给药,进一步提升便利性。2. 口服与联合疗法布局 针对注射剂的使用痛点,国产药企加速口服制剂研发。恒瑞医药的口服多肽HRS9531已进入Ⅱ期临床,先为达生物的埃诺格鲁肽(偏向型GLP-1激动剂)通过结构优化减少胃肠道副作用,48周减重15.1%。同时,联合用药(如GLP-1与SGLT2抑制剂)可覆盖更多代谢疾病需求,拓展适应症范围。3. 国际化研发与BD合作 通过国际多中心试验和BD授权提升全球竞争力。例如,联邦制药将三靶点药物UBT251的海外权益授权给诺和诺德,获得2亿美元预付款及最高18亿美元里程碑款;石药集团的口服GLP-1药物SYH2086授权给Madrigal,交易金额超20亿美元。此类合作不仅获得资金支持,还借助跨国药企的渠道加速全球上市。 二、灵活定价与医保外市场渗透1. 分层定价与支付创新 国产药需根据疗效和成本制定差异化价格。例如,玛仕度肽初始剂量月治疗费用约1080元,低于替尔泊肽的2000元以上,但高于司美格鲁肽的1260元。通过“建议零售价+患者援助计划”组合策略(如信达生物计划推出福利计划),可降低患者负担。此外,针对高BMI人群开发更高剂量剂型(如玛仕度肽9mg),满足细分需求。2. 医保外市场的精细化运营 鉴于医保暂不覆盖减重适应证,国产药需聚焦消费医疗场景。通过电商平台(如玛仕度肽在淘宝、京东预购量超300+)、零售药店及医美机构拓展渠道。例如,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通过医美渠道销售,但需注意合规性。同时,针对下沉市场,通过“线上问诊+线下配送”模式降低服务门槛,抢占三四线城市需求。 三、强化临床证据与医生教育1. 高质量临床数据支撑 国产药需在权威期刊发表数据以提升学术认可度。例如,玛仕度肽的Ⅲ期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埃诺格鲁肽数据在《柳叶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