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新规从明确出租房标准、规范租赁关系、保障资金安全、加强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发力,为“安心租住”保驾护航,具体如下:保障居住环境安全舒适:新规明确出租房应符合建筑、消防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禁止厨房、卫生间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用于居住,还规定了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从源头上确保承租人能有安全、健康、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规定出租人不得擅自进入租赁住房,保障承租人安宁的居住环境。规范租赁双方行为:针对租赁关系不稳定的问题,条例规定出租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其他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解除住房租赁合同或者腾退租赁住房。同时,要求出租人和承租人使用实名签订住房租赁合同,并可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等方式将合同向房产管理部门备案,若出租人未办理,承租人可自行办理,以保护承租户权益和相对稳定的租赁关系。保障资金安全:针对租赁押金纠纷多发的现象,新规要求出租人收取押金的,应当在住房租赁合同中约定押金的数额、返还时间以及扣减押金的情形等事项,且除合同约定情形外,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对于从事转租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规定应设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并向社会公示,承租人可将租金打到监管账户,保障资金安全。加强市场主体监管:对于住房租赁企业,要求发布房源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发布虚假或误导性房源信息。对于经纪机构,要求发布房源信息前要履行核对信息和实地查看房源责任,收费服务项目要明码标价。对于网络平台经营者,要求应当核验住房租赁信息发布者的真实身份信息,从多方面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减少虚假房源等乱象。建立租金监测机制: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住房的租金水平信息。这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便于政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稳定市场租金,也为租赁双方提供了租金参考依据,提升交易的公平性。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新规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纠纷化解体系,明确承租人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等多种途径解决租赁纠纷,有效破解了承租人“维权难”的问题,充分保障了承租人的合法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