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ETF构建风格配置策略,可基于对市场风格轮动规律的把握,从经济周期判断入手,结合估值、资金流等指标筛选标的,常见的有成长价值风格配置和大小盘风格配置,具体方法如下:判断经济周期与市场环境:经济周期波动是风格轮动的底层逻辑。可通过宏观指标如GDP增速、CPI、PMI等识别市场所处阶段。例如,在经济扩张期,市场对成长风格预期增强,资金倾向于追逐未来增长空间更大的资产,可增加成长型ETF配置;而在经济衰退或滞胀期,盈利确定性高、现金流稳定的价值型资产更具防御性,应侧重价值型ETF。价值与成长风格配置:价值风格ETF以低估值、高股息、盈利稳定的资产为核心,如金融ETF、消费ETF等传统行业ETF。成长风格ETF则聚焦于高景气、高弹性的新兴产业,如科技ETF、AI ETF等。可观察风格间的相对业绩增速趋势,或通过估值指数来衡量价值与成长之间的风格轮动。当成长股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PEG)过高时,可能触发向价值股的切换,此时可考虑增加价值风格ETF比重,反之则增加成长风格ETF。大小盘风格配置:大盘股ETF以市值大、流动性强、盈利稳定为特征,如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在经济强复苏期优势显现。小盘股ETF市值小、业务灵活,常见于科技等新兴行业,如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等,通常在政策宽松期表现更强。可根据经济增长态势和流动性环境来配置,经济增长上行阶段,大盘风格可能更强势;流动性扩张时,小盘股往往表现更佳,可相应调整大小盘ETF的配置比例。利用多因子模型筛选标的:运用多因子模型对候选ETF进行动态评分,从基本面和资金流等维度考量。基本面维度可关注估值分位数,选择估值相对合理或被低估的ETF;资金流维度可关注ETF份额变动、北向资金持仓等,份额持续增加、北向资金流入较多的ETF,往往更受市场青睐,可优先考虑配置。定期调整优化组合:市场风格会随着经济环境、政策等因素不断变化,因此需定期对ETF配置组合进行调整。根据新的经济数据、政策变化以及市场资金流向等,重新评估各风格ETF的投资价值,卖出表现不佳或不符合当前市场风格的ETF,买入更具潜力的ETF,以保持组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