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北京经济“半年报”出炉,上半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2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这一成绩见证了北京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优化,优势行业支撑有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三大行业发挥带动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87.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收入增长迅猛。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1%,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新能源汽车贡献突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保持两位数增长。需求结构持续改善:投资向优发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4.1%,其中设备购置投资增长近1倍,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消费向新而行,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58.9%,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额在信息等领域带动下增长4.7%。新消费业态蓬勃发展,限额以上便利店等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2成以上。政策助力激发市场活力:各项存量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提振了市场信心。上半年全市新设企业近15万家,同比增长约2成。“好房子”项目陆续入市,激活改善需求,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4%,二手住宅网签面积、成交套数也大幅增长。同时,举办时装周等大型活动,发布优化入境旅游服务方案,促进了消费和旅游市场发展,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48.8%。新兴动能成长强劲:研发创新活力彰显,1-5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为76.6%,研发费用增长4.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1.9%,技术合同成交额也有所增长。新兴产业动能强劲,上半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8.7%,其中核心产业增长10.5%。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9%和16.8%,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成倍增长。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实施稳岗扩就业政策,上半年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1%,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8%,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长6.1%,快于城镇居民。社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在教育等行业项目带动下增长26.1%,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