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天津全力保障困难群众过好“两节”(元旦和春节)的常见举措:
物质保障方面
发放救助金
民政部门会提前梳理困难群众名单,包括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根据不同的困难类型和家庭情况,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等救助款项。例如,对城市低保家庭按照相应的低保标准,如每人每月几百元不等(根据天津当地政策标准执行),确保他们在“两节”期间有基本的生活费用。
物资救助
生活物资
组织发放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通过社区居委会或相关救助机构,将这些物资送到困难群众家中。如为每个困难家庭发放一定量的优质大米(如10 20斤)、食用油(如5升装)等,保障他们在节日期间的基本饮食需求。
取暖物资
在冬季,针对一些取暖存在困难的家庭,如老旧小区的困难户,发放取暖补贴或取暖设备。如发放电暖器,确保困难群众能够温暖过冬,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集中供暖的困难家庭意义重大。
服务保障方面
走访慰问
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等会深入困难群众家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健康情况以及存在的实际困难。例如,对一些患有重病的困难家庭成员,详细询问其医疗保障情况和病情发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就医指导和帮助。
医疗救助保障
确保困难群众在“两节”期间能够享受到正常的医疗救助服务。简化医疗救助报销流程,对于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的困难群众,提前预拨部分救助资金或者协调医疗机构做好药品供应保障。如针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低保患者,保证他们能够及时购买到所需药品,减轻就医负担。
临时救助
设立临时救助热线,对于在“两节”期间遭遇突发困难(如突发重大疾病、家庭意外变故等)的群众提供及时的临时救助。简化临时救助申请审批程序,做到快速响应,及时给予救助资金或者联系相关的救助服务,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精神关怀方面
社区关爱活动
在社区组织针对困难群众的文化活动和精神慰藉活动。如举办社区新年联欢会,邀请困难群众参加,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氛围。社区志愿者还会陪伴孤寡老人聊天、为他们打扫卫生等,丰富困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节日期间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