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芯集成科创板IPO与KH-5处理器:国产x86阵营的突围之战# 一、IPO核心信息:41亿募资押注下一代算力兆芯集成于2025年6月17日正式获得科创板IPO受理,7月9日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成为年内第三家未盈利的科创板受理企业。此次IPO拟募资41.69亿元,资金将重点投向四大领域: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项目:核心即KH-5系列的规模化研发与量产新一代桌面处理器项目:同步推进KX-7000N等产品迭代先进工艺处理器研发项目:布局更先进制程的技术储备研发中心项目:强化自主架构设计能力公司股权结构呈现鲜明国资背景,控股股东为上海联和投资(持股50.068%),其他股东包括上海集成电路基金、海通创新等国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保荐机构国泰海通证券与部分股东存在关联关系,这一股权结构在提供资金保障的同时,也可能成为监管问询的焦点。# 二、KH-5系列:国产x86的性能跃迁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兆芯发布的KH-50000系列服务器处理器(用户所称KH-5),标志着国产x86芯片与国际主流产品的差距显著缩小。该系列基于Chiplet芯粒架构,核心参数实现跨越式升级:核心与缓存:单路最高96核心,三级缓存达384MB(较上代KH-40000提升3倍),支持四路扩展至384核心制程与频率:推测采用12nm工艺,主频2.2-3.0GHz,IPC性能较上代显著提升内存与IO:12通道DDR5内存(支持ECC)、128条PCIe 5.0通道,引入ZPI 5.0互连技术降低延迟与AMD最新Zen5架构的EPYC 9755相比,KH-50000在核心数量(96 vs 128)、频率(3.0GHz vs 4.1GHz)上仍有差距,但在内存通道、PCIe扩展能力上已实现追平,尤其在多路扩展场景下具备差异化优势。# 三、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作为少数掌握x86指令集授权的国产厂商,兆芯集成构建了独特的竞争壁垒:生态兼容性:持续兼容x86指令集,支持SSE4.2/AVX等扩展指令,适配银河麒麟、统信等主流国产操作系统应用场景:KH-50000重点瞄准AI训练推理、云计算、大规模存储等领域,可支撑AI工作站、高密度服务器等设备竞争态势:在国产x86阵营中,兆芯与海光信息形成"双雄格局"。相较于海光依赖AMD技术授权,兆芯通过2020年收购威盛相关知识产权,已完成五代微架构自主迭代,但在先进制程(海光已采用7nm)上仍显滞后与ARM架构的华为鲲鹏相比,兆芯的优势在于x86生态的软件兼容性,更适合政务、金融等对legacy系统依赖度高的行业;劣势则体现在功耗控制与移动场景适配能力上。# 四、挑战与机遇并存兆芯集成的IPO之路仍面临多重考验:盈利压力:作为未盈利企业,公司需向监管层充分论证商业化路径。招股书显示,其研发投入强度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KH-50000的量产良率与成本控制将直接影响盈利预期技术迭代风险:当前国际巨头已推进4nm工艺,兆芯若不能持续缩短制程差距,可能面临竞争力稀释市场拓展:在政务市场之外,如何突破互联网厂商等商业客户的采购壁垒,将是KH-50000能否规模化落地的关键长期来看,随着信创产业向行业纵深推进,以及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释放,KH-50000系列若能实现稳定量产,有望在服务器市场占据可观份额。此次IPO募资的到位,将为兆芯在先进工艺研发、生态建设上提供关键支撑,其后续问询回复中的技术细节披露与商业化规划,值得持续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