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券商股迎来爆发行情,9月29日A股证券板块指数收涨5.07%,香港证券板块指数更是大涨8.54%,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A股涨停,港股中资券商股如华泰证券、东方证券盘中涨幅超13%。这一行情的出现,与香港证监会披露的市场动态及券商三季度业绩高增预期密切相关,具体逻辑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业绩高增的核心驱动力券商三季度业绩有望大幅增长,是由市场交易数据、业务回暖及政策红利共同推动的结果:交易活跃度创阶段性新高:2025年三季度A股日均成交额达21053亿元,同比大增212%,环比增长67%,持续高位的成交量直接带动券商经纪业务佣金收入飙升。两融业务同样表现亮眼,三季度两融日均余额约21056亿元,同比增加48%,环比增加16%,创下近10年新高,为券商贡献了丰厚的利息净收入。核心业务全面回暖:自营业务方面,2025年创业板指、科创50等核心指数涨幅显著,权益市场的强势表现推动券商自营投资收入高增;投行业务受益于股权融资市场回暖,三季度IPO融资规模达376亿元,同比增长145%,承销保荐收入随之提升。此外,互联互通机制的深化为香港券商带来增量,截至2025年11月底,港股通净资金流入高达6643亿元人民币,累计流入3.2万亿元,ETF通优化后合资格港股ETF数量增至16只,总市值超3000亿港元,带动香港ETF市场总市值同比上升34%。低基数效应强化增长确定性:2024年三季度市场活跃度较低,形成了业绩低基数。华西证券预计,45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幅约44%,头部券商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有望维持在30%-40%,若市场情绪持续乐观,增速或超50%。 二、政策与资金面的双重催化政策利好与资金动向进一步放大了券商股的上涨行情:政策预期持续升温:央行在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中提出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用好证券、基金公司互换便利等工具,目前已有20家证券、基金公司参与相关操作,首批申请额度超2000亿元。此外,市场流传券商佣金“禁止‘万1免5’及低于成本价收费”的反内卷传闻,虽未正式落地,但提升了市场对券商盈利改善的期待。资金面共振推动估值修复:券商板块前期调整充分,8月25日至9月26日的25个交易日内,证券板块指数回调7.78%,46只券商股下跌,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临近三季报披露窗口期,低估值叠加高业绩确定性吸引机构调仓,同时节前大资金护盘动作明显,沪深300ETF与证券ETF同步净流入,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三、投资逻辑与后市展望从投资角度看,当前券商板块兼具业绩弹性与估值优势,可重点关注三类标的:一是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突出的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业务均衡性更强,能平滑周期波动;二是财富管理特色券商,可受益于居民资产配置转移趋势;三是国际与机构业务优势显著的券商,互联互通深化将打开增量空间。不过需注意,券商股表现与市场景气度高度相关,若后续成交额回落或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板块可能面临波动。但中长期来看,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与ROE进入上行通道(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年化ROE达7.07%),券商板块的估值重塑仍有较大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