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深交所官网显示珠海越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越亚半导体”)创业板IPO申请正式获受理,标志着这家半导体封装领域企业向资本市场迈出关键一步。根据招股书披露信息,本次IPO拟募资12.24亿元,募资用途与公司核心业务拓展、技术研发及资金流动性优化深度绑定,具体投向以下三大领域:面向AI领域的高效能嵌埋封装模组扩产项目:当前AI技术快速迭代催生了对高性能封装产品的旺盛需求,该项目将助力公司扩大相关产品产能,抓住AI产业发展机遇,提升在高端封装领域的市场份额。研发中心项目:半导体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研发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先进IC封装载板与嵌埋封装模组等核心产品上的技术优势,助力公司持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填补我国在中高端模拟和数字芯片IC封装载板领域的空白。补充流动资金:可优化公司财务结构,增强资金流动性,为日常经营运作和业务拓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降低经营风险。从公司基本面来看,越亚半导体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的技术先发优势。作为国内最早生产IC封装载板的大陆企业之一,其是全球首批利用自主专利技术“铜柱增层法”实现“无芯”IC封装载板量产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率先完成FC-BGA封装载板研发并量产的本土厂商之一。优质的客户资源是公司另一大核心竞争力,目前已积累国内外客户超100家,包括英飞凌、德州仪器等国际半导体巨头,以及展讯通信、卓胜微等国内知名企业,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国内三大封测头部企业也均为其客户,稳定的客户群体为公司业绩提供了一定保障。不过,招股书也暴露了公司存在的一些经营风险点。业绩方面,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67亿元、17.05亿元、17.96亿元和8.1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15亿元、1.88亿元、2.15亿元和9147.31万元,业绩波动较为明显。盈利质量上,税收优惠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大,报告期内各期税收优惠占利润总额比例均超20%,最高达29.05%,若未来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对公司盈利水平产生冲击。毛利率方面,尽管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但呈连年下降趋势,报告期内从38.97%降至24.42%,主要受产品价格下降、原材料贵金属涨价及新产线折旧增加等因素影响。此外,2025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达3.83亿元,占期末流动资产比例高达34.78%,若下游客户资金链紧张,可能存在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此次IPO受理前,越亚半导体的上市辅导工作已持续较长时间。2022年9月,公司与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并完成辅导备案,截至2025年4月,中信证券已向广东证监局报送第十期辅导工作进展报告,目前辅导工作仍在推进中,后续公司还需经历深交所审核、问询回复等多个环节,最终能否成功登陆创业板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