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采用18A工艺的新至强处理器有望在性能和能效方面取得显著提升,但能否实现“翻身”还面临着良率等问题的挑战。以下是具体分析:技术优势显著 工艺性能提升:18A工艺采用RibbonFET全环绕栅极晶体管架构和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相比前代Intel3制程,实现单位面积性能提升25%,功耗降低36%,单元集成密度提升30%。这使得新至强处理器的核心逻辑电路电源效率显著提升,供电损失降低4-5%。 核心架构优化:以Clearwater Forest为例,其前端更加智能,乱序执行引擎得到加深,矢量和标量执行引擎进一步增大,内存子系统也进行了增强。与上一代相比,IPC提升大约17%。 封装技术先进:新至强处理器采用Foveros Direct 3D封装技术,使得互联线路距离更短、效率更高。同时,三级缓存进一步增大,如Clearwater Forest的三级缓存增大至576MB,内存支持12通道的DDR5-8000,能够更好地满足大数据处理和多线程任务的需求。市场竞争力强:新至强处理器在核心数量和性能方面表现出色,如至强7 Diamond Rapids拥有最多192个纯大核,比AMD的128核Zen6更具优势。同时,18A工艺的能效提升使得新至强在高功耗下也能保持较好的性能表现,对于数据中心等对能效要求较高的场景具有吸引力。此外,新至强还原生支持APX指令集+AMX矩阵扩展,FP8浮点运算效率翻倍,TF32格式完美兼容N卡模型,能够更好地融入现有生态系统。良率问题尚存:尽管有报道称英特尔18A工艺的良率已从50%提升至55%,但据多位消息人士透露,通过18A工艺生产的Panther Lake芯片中,仅有极小部分符合交付标准。英特尔通常要求良率超过50%才能启动大规模生产,而盈利则需要达到70%-80%的良率。良率问题可能导致新至强处理器的大规模量产推迟,影响其市场供应和销售业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