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以山水为主,点缀着挑柴的樵夫、垂钓的渔夫和徐行的山民等人物,勾勒出古人在山水间悠然自得的意境。如今,在《富春山居图》的原创地、实景地浙江富阳,以及其他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方,涌现出了许多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中人。以下是一些代表人物:富阳竹纸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朱中华:朱中华的先辈在古代就从事造纸业,他本人从浸料池里捞出发酵过的竹片,按照古法工序制作一级元书纸。近年来,他探索复原了一批古代手工纸,用于文献修复,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都是其客户。他认为纸寿千年的背后是敬畏自然,在富阳,造纸用的水比饮用水还娇贵,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传承。大源林场亭山林区护林员章建根:章建根与青山做伴50年,他见证了林场从过去的砍伐到如今的生态保护。他种的杉树从筷子大小长到一人抱粗,后来林场转为生态林,盗砍逐渐绝迹。如今,有游客按图索骥,登山打卡,他也会为游客讲述山林的故事,成为生态保护的守护者和文化传播者。“富春山居”号游船导游王文栋:王文栋曾经从事进出口废纸报关工作,在产业转型后转行做导游。他化身“黄公望”,为游客讲述《富春山居图》的文化故事。他发现游客的兴趣点从单纯游山玩水转变为更想听文化讲解,于是常去图书馆、方志馆查资料、问专家,致力于传播当地的山水文化和历史底蕴。富春江畔渔家乐经营者张雷雷:90后张雷雷出身渔民世家,从小住在船上。以前造纸厂多,捕上来的鱼有柴油味,如今随着生态环境改善,鱼的品种多了,品质好了,品牌响了。他上岸开起渔家乐,租下新场地,引入民宿、桨板、露营等业态,借助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文旅产业,享受着生态红利。黄公望村民宿经营者朱梅娟:朱梅娟是黄公望村第一个开民宿的人,如今村里已有30多家民宿。她和开民宿的姐妹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参与村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宣传等工作,还会去富春江边清理垃圾,为打造美丽家园、发展乡村旅游贡献力量。返乡创业研究生夫妻曹少疑、何格伦:曹少疑、何格伦是一对研究生夫妻,他们放弃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富阳场口镇上村村,用科技的力量振兴乡村。他们将新能源的干燥和发酵技术运用到农产品上,成立杭州春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涉足种植业,对杨梅林进行数字化管理,通过文农旅结合带动村民致富,成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中乡村振兴的践行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