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前市场动态和行业分析,2025年下半年存储芯片市场确实存在结构性缺货风险,且部分产品价格有望持续上涨。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供需失衡驱动结构性缺货1. 成熟制程产能收缩 三星、美光等国际大厂逐步停产DDR4/LPDDR4X等成熟制程产品,将产能转向HBM、DDR5等高附加值领域。例如,美光已停止DDR4生产并转向1-gamma节点生产HBM和LPDDR5,导致成熟制程DRAM供应缺口达15%-20%。这种产能调整直接引发DDR4市场供不应求,7月PC DDR4 8GB模组价格甚至超过同容量DDR5模组,出现罕见的“价格倒挂”。2. AI需求爆发式增长 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对存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驱动HBM、DDR5等高端产品需求激增。例如,AI服务器中HBM因高带宽成为标配,2025年需求预计同比增长117%,DDR5需求增长212%。同时,AI手机(16GB DRAM)、AI PC(32GB内存)等端侧设备升级进一步拉动存储容量需求。3. NAND闪存供应紧张 原厂减产叠加BT载板短缺,NAND闪存供应压力凸显。三星、SK海力士等将部分NAND产能转为DRAM生产,导致NAND晶圆投入量减少10%-20%。此外,AI服务器对企业级SSD(eSSD)需求增长,而BT载板原材料(如Low CTE玻纤布)供应不足,可能引发封装环节瓶颈,预计2025年8月后NAND闪存供需失衡加剧。 二、价格上涨趋势明确1. DRAM价格分化 成熟制程领涨:DDR4和LPDDR4X因供应收缩价格涨幅显著。例如,第三季Consumer DDR4合约价预计季增85%-90%,LPDDR4X涨幅达近十年单季最大(38%-43%)。华强北现货市场DDR4价格一周内上涨30%,部分型号缺货严重。 高端产品稳健:DDR5和HBM虽需求旺盛,但原厂产能逐步释放,价格涨幅相对温和。LPDDR5X第三季合约价预计上涨10%-15%,HBM因技术壁垒高,价格维持高位。2. NAND闪存触底反弹 企业级NAND因AI服务器需求增长,价格率先回升。2025年第二季度3D NAND晶圆价格环比上涨10%-15%,企业级SSD价格涨幅超15%。消费级NAND虽受手机、PC需求疲软拖累,但原厂减产效应逐步显现,预计第三季度Client SSD价格环比上涨3%-8%。 三、供应链风险与市场机遇1. 原材料与封装瓶颈 BT基板和ABF载板供应紧张成为关键制约因素。日本三菱瓦斯化学等厂商因Low CTE玻纤布短缺,BT材料交期延长至16-20周,推高封装成本。国内厂商如兴森科技、深南电路加速ABF载板产能爬坡,但短期内仍依赖进口,2025年国产ABF产能占比预计仅15%。2. 国内厂商差异化竞争 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通过技术突破抢占市场份额。长鑫存储2025年DRAM产能预计达273万片,DDR5占比超60%,并计划停产DDR4以聚焦高端市场。长江存储NAND产能预计2026年大幅提升,但2025年仍受国际大厂产能调整影响。3. 替代技术与长期趋势 MRDIMM技术:作为HBM的补充方案,MRDIMM通过整合两个DDR5通道提升带宽,已获英特尔、AMD支持,预计在AI推理和高性能计算领域逐步渗透。 新型存储器:RRAM、MRAM等在AI存内计算中的应用潜力初显,但短期内难以撼动DRAM和NAND的主流地位。 四、风险提示1. 需求不及预期:若全球经济下行导致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投资放缓,存储需求可能低于预期。 2. 新产能释放:三星、SK海力士等计划2025年下半年扩大HBM和DDR5产能,可能缓解部分产品供应压力。 3. 地缘政治波动: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若进一步收紧,可能影响国内厂商扩产进度和供应链稳定性。 结论2025年下半年存储芯片市场将呈现“成熟制程缺货、高端产品紧平衡”的结构性特征,价格上涨趋势明确。建议重点关注HBM、DDR5、企业级NAND等核心赛道,以及国内存储厂商的技术突破与产能释放机会。同时,需警惕原材料短缺、需求波动等风险因素对市场的扰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