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概念股近期持续低迷,博雅互动(00434.HK)在发布盈利预警后股价重挫,其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以下从行业趋势、公司基本面、市场情绪及政策环境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加密货币市场整体疲软拖累概念股2025年第二季度,尽管比特币价格从年初的低点反弹至11.4万美元附近,但市场结构呈现显著分化。比特币市值占比升至62.1%,资金集中流向头部资产,而山寨币市场持续低迷。这种“强者恒强”的格局导致依赖多元化加密资产配置的公司面临估值压力。此外,加密货币现货交易量在Q2环比下降22%至3.6万亿美元,投资者风险偏好转向衍生品市场,进一步削弱了传统加密货币概念股的流动性支撑。博雅互动作为重仓比特币的典型代表,其业绩与加密货币价格高度绑定。截至2025年2月,公司持有比特币3350枚,平均成本5.86万美元/枚。然而,比特币在2025年第一季度价格下跌导致公司录得2亿至2.2亿港元亏损,第二季度虽有所反弹,但数字资产公允价值增长显著放缓,直接导致上半年利润同比缩水25%-35%。若剔除加密资产收益,核心经营利润降幅更大(35%-45%),反映出游戏主业收入下滑与利息收入减少的双重压力。 二、公司战略激进放大业绩波动博雅互动自2023年起将加密货币投资作为核心战略,甚至提出“打造纯粹Web3上市公司”的目标。这种激进策略在市场上行周期(如2024年)带来丰厚收益——当年净利润同比暴增654%至8.84亿港元,其中87%来自数字资产增值。但在市场回调时,高仓位配置的风险被放大。例如,2025年2月公司以79.5万美元/枚的价格增持100枚比特币,而同期比特币价格在7万至8.5万美元区间震荡,新增持仓尚未形成盈利贡献便面临浮亏压力。此外,公司对Web3游戏的投资亦存在不确定性。2025年2月,博雅互动以418万美元投资MTT ESports,获得其10%代币份额,但代币需从2026年起分48个月解锁。这一长周期布局短期内难以提振业绩,反而因动用银行存款购买加密货币导致利息收入减少,进一步侵蚀利润。 三、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动逆转加密货币概念股的估值高度依赖市场情绪。2025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GENIUS法案》和《CLARITY法案》,虽长期利好行业合规化,但短期内引发机构资金获利了结。比特币ETF在连续数周流入后首次出现资金流出,反映出机构对短期波动的谨慎态度。这种情绪传导至港股市场,博雅互动单日成交额达4423万港元,换手率0.85%,显示部分投资者选择离场。从资金流向看,投资者正从高风险加密资产转向更具确定性的标的。例如,Hyperliquid等链上衍生品平台崛起,其Q2交易量达6215亿美元,占据去中心化永续合约市场80%份额,分流了部分加密货币投资资金。而博雅互动等传统概念股因缺乏创新叙事,在资金轮动中处于劣势。 四、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历史包袱美国监管框架的落地虽为行业提供长期指引,但短期内加剧市场波动。《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100%由现金或美债支持,这对博雅互动持有的USDT等资产形成潜在合规压力。此外,香港即将实施的《稳定币条例》与美国长臂管辖权可能产生冲突,进一步复杂化跨境业务布局。博雅互动自身的历史问题也影响投资者信心。尽管行贿案(2018年)和涉赌诉讼(2019年)已过去多年,但公司治理隐患仍被市场铭记。在业绩承压时,这些负面事件可能被重新审视,形成估值折价。 五、未来展望与风险提示短期来看,博雅互动股价仍将受加密货币价格波动主导。若比特币突破12万美元关键阻力位,可能带动其持仓资产重估;反之,若价格回落至10万美元以下,业绩压力将进一步加剧。长期则需观察两点:一是公司能否通过Web3游戏投资(如MTT ESports)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二是监管政策的落地节奏,特别是稳定币合规化对其资产配置的影响。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三大风险:加密货币市场的高波动性、游戏主业复苏不及预期、以及政策突变导致的资产减值。尽管博雅互动市盈率(TTM)已降至13.64倍,处于历史低位,但其业绩高度依赖加密资产价格,估值修复需等待市场情绪与基本面的双重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