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将古茗目标价上调至30港元的核心逻辑,主要基于外卖平台补贴超预期延续带来的短期业绩提振,以及古茗在供应链和品牌力上的长期竞争优势。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短期驱动:外卖补贴战直接利好盈利高盛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外卖平台(美团、饿了么、京东)总补贴达250亿元,推动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27%至超1亿单。古茗作为外卖占比更高的品牌(具体比例未披露但显著高于蜜雪),直接受益于这一趋势:业绩预测上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从20.06亿元上调至21.89亿元(+9.2%),主要因单店GMV增长预期从6%大幅提升至13%。若补贴持续至四季度,单店GMV增速可能进一步升至10%-25%,每1%的GMV增长可直接转化为1%的净利润增长。价格活动助力:平台补贴叠加古茗自身推出的8.9元咖啡活动,推动客单价提升和销量增长。例如,星巴克6月下调非咖啡饮品价格,古茗同步推出低价咖啡产品,形成价格带卡位。 二、长期支撑:供应链与品牌力构筑护城河尽管补贴可能在2026年退出并导致增长压力,但高盛认为古茗的核心优势依然稳固:1. 供应链效率行业领先 古茗是国内唯一实现“两日一配”冷链全覆盖的茶饮品牌,97%门店可获取短保质期鲜果、鲜奶等原料,配送成本仅占GMV的1%。自建3家加工厂、22个仓库及6万立方米冷库,76%门店位于仓库150公里辐射圈内,鲜果损耗率仅10%(行业均值20%),原料成本低于市场10%-15%。这种供应链优势在补贴退潮后将成为应对成本波动的关键。2. 品牌投资与新品研发 2024年古茗研发投入占比约3%,推出超100款新品,其中“大橘美式”等咖啡茶饮结合产品带动现制咖啡品类GMV增长45%。高盛上调其2026年盈利预测4%,正是基于新品表现稳健及品牌投资的长期效应。3. 下沉市场深度渗透 截至2024年底,古茗9914家门店中41%位于乡镇,80%分布在二线及以下城市,形成“地域加密”网络(单一省份超500家店即达规模效应),贡献83%的GMV。这种下沉策略使其在消费分级趋势中占据优势,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客群粘性较高。 三、风险与挑战1. 补贴退潮后的增长压力 若2026年补贴完全退出,古茗单店GMV可能同比下滑5%(蜜雪下滑1%),因高基数效应和订单保留率下降。不过,古茗计划通过咖啡、早餐等新品类扩张对冲风险。2. 加盟商管理与门店质量 2024年古茗新开门店数同比减少39%,闭店数增至674家,加盟商流失率升至11.7%,单店日均售出杯数从417杯降至384杯。尽管公司计划通过供应链升级和数字化管理(如“古茗云”系统)提升门店效率,但执行效果需持续观察。3. 行业竞争白热化 蜜雪冰城凭借低价策略和全球4.6万家门店的规模优势持续挤压市场份额,瑞幸咖啡通过“9.9元常态化”进一步渗透下沉市场,可能分流古茗的咖啡消费客群。 四、市场反应与估值当前股价与目标价空间:截至2025年8月6日,古茗股价为24.68港元,较30港元目标价仍有21.5%的上行空间。高盛认为,尽管短期面临8月11日解禁期和夏季后淡季的压力,但长期逻辑未变。估值合理性:以2025年预测净利润21.89亿元计算,对应市盈率约26.8倍,低于蜜雪冰城的32倍(2025年预测净利润54.24亿元),但高于霸王茶姬的22倍(2024年净利润23.84亿元)。这一估值反映了市场对古茗供应链壁垒和品牌溢价的认可。 五、结论高盛的目标价上调,本质是对古茗“短期业绩弹性+长期护城河”的双重认可。投资者需关注两大信号:一是三季度外卖补贴是否持续(当前已延续至Q3),二是古茗在咖啡和早餐等新品类的拓展进度。若供应链升级和加盟商管理改善超预期,古茗有望在行业整合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