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尿素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仍未改变,价格中枢下移趋势明确。从供需基本面看,2025年上半年国内尿素产能扩张显著,新增投产309万吨,技改40万吨,理论产能增至7939万吨。下半年仍有292万吨新增产能待释放,全年产能增速预计达7.31%,供应压力持续累积。与此同时,需求端呈现“农弱工疲”特征:农业需求受季节性影响进入淡季,工业领域受房地产低迷拖累,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等下游产品对尿素消耗量同比持平。库存数据印证供需失衡——截至7月11日,尿素企业库存达96.77万吨,同比激增72万吨,港口库存亦增至48.5万吨,高库存迫使企业降价去库,进一步压制价格。成本端支撑力减弱加剧价格下行压力。煤炭市场供需宽松格局延续,上半年动力煤价格持续下跌,煤制尿素完全成本中枢降至1750-1900元/吨,部分资源型企业凭借低价煤炭优势,生产成本较外购煤企业低100-150元/吨,具备更强的降价空间。天然气价格虽保持稳定,但气头尿素因成本高企(1971元/吨)仍处亏损状态,产能利用率低于往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煤炭价格预计偏弱震荡,非电需求(如化工用煤)或因部分固定床企业停产进一步收缩,成本端对尿素价格的支撑将持续弱化。政策调控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市场波动,但难以扭转供需失衡趋势。2025年出口政策虽有所放松,设定5-9月出口窗口期并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法检模式,但总量严格限制在2023年水平(约425万吨),且明确禁止向印度出口。这一政策设计旨在避免出口集中冲击国内市场,但实际效果有限——上半年出口量仅1.1万吨,同比锐减82.78%,即便下半年配额全部释放,对国内过剩产能的消化作用仍杯水车薪。淡储政策虽通过收储调节市场,但在供应高位背景下,旺季特征仍不明显,价格反弹空间受限。价格走势呈现“淡季下跌-旺季弱反弹-淡季再探底”的三阶段特征。7月农业需求淡季已引发价格阶段性下跌,山东小颗粒出厂价跌至1675元/吨;8-9月秋季备肥及出口集中装船或带来短暂反弹,但新增产能释放与高库存压制下,反弹幅度预计不超过5%;若10月出口窗口关闭,需求淡季叠加库存累积,价格可能再度下探,全年价格中枢较2024年下移约10%-15%。值得警惕的是,行业结构性矛盾加剧市场不确定性。气流床工艺尿素凭借成本优势(1478元/吨)维持292元/吨毛利,而固定床(-137元/吨)和气头(-171元/吨)工艺亏损扩大,这种分化可能导致煤头尿素产能持续释放,进一步挤压市场空间。此外,国际尿素市场虽因印度需求增长出现价格上行,但中国出口受限背景下,国内外价差(约725元/吨)难以有效传导至国内市场,国内价格仍将遵循自身供需逻辑运行。综上,在供应扩张、需求疲软、成本支撑弱化的多重压力下,尿素市场供大于求格局难以逆转,价格中枢下移趋势明确。企业需密切关注产能释放节奏、出口政策细则及库存去化进度,灵活调整生产与销售策略,以应对市场深度调整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