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如何避险山洪灾害和城市内涝?汛期知识一文了解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13 16: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如何避险山洪灾害和城市内涝?汛期知识一文了解汛期是指一年中降水量集中的时期,此时暴雨、洪水等灾害发生的概率大幅增加,山洪和城市内涝是汛期常见的两种灾害,掌握科学的避险知识至关重要。## 一、山洪灾害的避险知识 (一)山洪灾害的特点与成因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具有突发性强、流速快、破坏力大的特点,往往伴随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其主要成因是强降雨,山区地形陡峭、植被破坏、河道淤积等也会加剧山洪的危害。 (二)山洪来临前的预防措施1. 关注预警信息   - 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山洪预警信号(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红色为最高级别)。   - 了解居住地附近的山洪隐患点(如山谷、河道两侧、陡坡下方等),熟悉撤离路线和避难场所。2. 提前做好准备   - 在家中准备应急包,包含手电筒、收音机、饮用水、食物、常用药品、救生衣、绳索等物品。   - 检查房屋周边排水设施,清理排水沟渠,确保雨水能顺利排出;住在低洼地带或山洪隐患区的居民,可提前转移贵重物品至高处。   - 避免在山洪隐患区搭建房屋、开垦农田或长时间停留。 (三)山洪发生时的避险方法1. 立即撤离   - 若收到山洪预警或发现溪水突然上涨、水质变浑浊、山体出现异常声响等迹象,应迅速向地势高处转移,切勿贪恋财物。   - 撤离时避开河道、山谷、陡坡、危岩等危险区域,选择稳定的道路,避免徒步涉水。2. 被困时的自救   - 若被洪水围困,应尽快向附近的高地、屋顶、大树等安全地点转移,并发出求救信号(如挥动鲜艳衣物、使用手电筒或哨子等)。   - 远离电力设施,避免接触漏电的电线或积水,防止触电。## 二、城市内涝的避险知识 (一)城市内涝的特点与成因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超过城市排水能力,导致城市低洼区域积水的现象。其特点是积水范围广、影响交通和居民生活,主要成因包括排水系统老化、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偏低、极端天气增多、城市硬化地面比例过高等。 (二)城市内涝来临前的预防措施1. 关注内涝预警   - 留意气象部门和市政部门发布的城市内涝预警信息,了解易积水路段、小区等区域。   - 汛期尽量减少外出,尤其避免在暴雨时段前往低洼地带、地下空间(如地下车库、隧道、涵洞)。2. 做好居家防护   - 检查房屋门窗、阳台排水口,确保排水通畅;低层住户可提前准备沙袋、挡水板等,防止雨水倒灌。   - 将车辆停放在地势较高、不易积水的区域,避免停在地下车库、低洼路段或树下。 (三)城市内涝发生时的避险方法1. 行人避险   - 远离路灯、电杆、配电箱等电力设施,避免蹚过不明积水(积水可能掩盖下水道口、井盖缺失处,或存在漏电风险)。   - 若发现路面有漩涡、突泉等异常,说明下方可能有井盖缺失,应绕行;蹚水时若感觉脚下发麻,可能是漏电,需立即止步并退回。   - 暴雨中行走应弯腰慢步,重心放低,避开广告牌、围墙、大树等易倒塌物体。2. 车辆避险   - 驾车时遇到积水路段,切勿强行通过(积水深度超过20厘米时,车辆易打滑;超过半个车轮时,可能熄火),应选择绕行或停车等待。   - 若车辆在积水中熄火,应立即弃车逃生,向高处转移,切勿留在车内等待救援,以防积水上涨淹没车辆。3. 地下空间避险   - 避免进入地下车库、地铁、隧道、商场地下层等场所,若已在其中,发现积水上涨应立即沿疏散通道撤离至地面。## 三、汛期通用避险原则1. 保持警惕,不存侥幸:汛期天气多变,即使预警解除,也需留意后续降雨情况,避免过早返回危险区域。2. 听从指挥,有序撤离:在灾害发生时,服从政府、社区或救援人员的指挥,不擅自行动。3. 通讯畅通,及时求助:保持手机电量充足,关键时刻可拨打110、119、120等求助电话,清晰说明所在位置和险情。掌握以上知识,能在汛期有效降低山洪和城市内涝带来的风险。记住,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科学避险是应对灾害的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0-28 19:52 , Processed in 0.3807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