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因心衰植入人工心脏的少年美美(化名)和乐乐(化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治疗过程中相识,并约定三年后共同到杭州读大学。这一故事展现了医学科技与生命意志的双重力量,也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治疗经历与术后生活美美和乐乐均因扩张型心肌病发展至晚期心衰,于2023年在浙大儿院接受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美美来自江苏盐城,乐乐来自福建南平,两人在上海治疗期间相识,后因相同的病情转入浙大儿院。术后,他们分别佩戴人工心脏778天和近两年,成为国内佩戴人工心脏时间最长的儿童患者之一。植入人工心脏后,两人的生活逐渐回归正轨。美美在2023年9月重返校园,坚持每天6:30起床、6:50到校的紧凑作息,晚上学习至22:30。乐乐同样保持规律的学习节奏,术后体力明显改善,能够正常参与日常活动。他们通过每日服药、定期复查和维护人工心脏设备,确保身体状态稳定。 二、中考成绩与未来规划2025年中考中,美美以692分(满分800分)的优异成绩锁定理想高中,计划于9月入学。乐乐虽未公布具体分数,但表示“正常发挥”,对考上心仪学校充满信心。两人约定三年后(2028年)到杭州读大学,原因是“杭州的医疗资源更能保障健康”。美美希望成为教师或牙医,乐乐则立志从事医护工作或心脏克隆研究,两人均希望通过自身经历帮助更多患者。 三、医学背景与社会意义人工心脏技术的进步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美美和乐乐植入的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采用磁力悬浮技术,避免了机械摩擦,显著降低了血栓风险,且体积小巧(仅鸡蛋大小),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目前,浙大儿院已为15名患儿植入人工心脏,帮助他们重返校园、追求梦想。这一案例也体现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从手术团队到术后护理,医院通过建立专属微信群、灵活安排复查时间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支持。美美和乐乐的主治医师赵文婷表示,两人的自律和乐观为其他心衰患儿树立了榜样,证明“人工心脏不是终点,而是向梦想奔跑的新起点”。 四、长期预后与技术展望根据医学数据,人工心脏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77%,与心脏移植相当。美美和乐乐目前身体状态稳定,计划长期佩戴人工心脏直至高考结束,未来可能根据技术发展选择更优治疗方案。随着国产人工心脏技术的迭代,如儿童专用型号的研发(仅重45克),更多患儿将受益于这一“生命引擎”。这对少年的故事不仅是医学奇迹的见证,更是生命韧性的写照。他们用行动证明,即使身负“人工心”,依然可以像普通孩子一样追逐梦想,为广大心衰患者传递了希望与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