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的这一观点反映出一些理性的认识。
从经济机遇角度
贸易与市场潜力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英国企业在中国有众多潜在的商业机会,从传统的制造业产品如汽车、机械等,到新兴的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例如,英国的高端汽车品牌本可以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扩大份额,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接触,可能在市场拓展、建立生产合作等方面进展受阻。
投资合作
中国在海外的投资规模巨大。英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创新等领域有一定的优势,双方本可以在这些方面开展投资合作。中国对英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为英国创造就业机会并提升其基础设施水平,而英国在科技研发方面的经验和资源也可以吸引中国投资,共同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但缺乏接触导致这些潜在的双向投资合作无法有效开展。
从全球事务合作角度
气候变化应对
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如在可再生能源开发、碳排放控制等方面有诸多成果和计划。英国同样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双方在绿色技术研发、低碳城市建设等领域有合作的空间。例如,在海上风力发电技术方面,英国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中国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合作可以推动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但缺乏接触阻碍了这种在全球事务中携手合作的可能性。
多边贸易体系维护
在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贸易框架下,中国和英国作为重要成员,本可以共同维护自由贸易规则,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双方的合作对于稳定全球贸易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缺乏接触使得双方难以在这一国际事务上形成合力。
英国如果减少与中国的接触,不仅在经济上会失去发展机遇,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等多方面事务中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并从中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