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海关在推动深层次改革以实现高水平开放方面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见证和推动作用:
改革见证
通关便利化改革
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通关转变
在过去,货物通关往往需要人工查验、繁琐的单证审核等冗长流程。拱北海关积极参与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等改革,见证了从传统的逐票审核向大数据风险分析、智能审图等智能化手段的转变。例如,对于拱北口岸进出口的大量小商品,智能化通关系统能够快速对申报信息进行风险甄别,大大缩短了正常货物的通关时间,从过去可能的数小时甚至数天缩短到如今的数分钟。
单一窗口建设
拱北海关参与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的进程,见证了企业申报手续的简化。企业从过去需要分别向海关、检验检疫(在机构改革前)、海事等多个部门重复填报数据,到现在通过单一窗口一次录入、多部门共享数据的巨大变革。这一改革举措在拱北口岸这样的繁忙口岸,有效提高了贸易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特别是对于珠海地区众多从事外向型加工贸易和进出口业务的中小企业而言,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监管模式创新
“先放后检”模式
在进口货物监管方面,拱北海关推行“先放后检”模式的过程中,见证了监管思路的重大转变。传统模式下,货物往往要等待检验检疫结果合格后才能放行进入国内市场,而“先放后检”模式下,对于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海关先予以放行,企业可以尽快将货物投入生产或销售环节,后续再进行检验检疫。这一模式在拱北海关监管的进口食品、原材料等货物方面得到应用,有效提高了货物的流转速度,增强了国内市场的供应能力。
顺势监管与信用管理结合
拱北海关在对企业监管过程中,见证了从单纯依据货物监管向顺势监管与企业信用管理相结合的转变。海关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对高信用企业给予更多的便利措施,如较低的查验率、简化的申报手续等。同时,采用顺势监管的理念,在货物的物流链中选择合适的节点进行监管,不再局限于口岸的集中查验,而是根据风险评估,在企业的生产、仓储等环节进行监管,这种监管模式更加灵活高效,适应了现代产业发展和物流快速周转的需求。
推动高水平开放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助力珠海横琴新区发展
拱北海关积极探索适应横琴新区特殊发展需求的海关监管模式,为横琴的高水平开放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横琴实施的分线管理政策中,拱北海关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在横琴与澳门之间实行特殊的通关便利措施,促进横琴与澳门之间的人员、货物、资金等要素的便捷流动。这有助于横琴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发展高端服务业、旅游业、科技创新等产业,将横琴打造成为与澳门深度合作、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开放平台。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拱北海关处于重要的地理位置,是连接内地与港澳的关键海关之一。它积极推动大湾区内海关监管政策的协同创新,促进大湾区内的贸易自由化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比如,在推动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方面,拱北海关与港澳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简化农产品通关手续,保障新鲜优质的农产品能够快速供应港澳市场,同时也为内地农产品企业开拓港澳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强了大湾区内部的产业协同发展。
加强国际贸易合作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
拱北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关于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各项举措,为珠海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提供便利。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海关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三互”),降低了贸易壁垒。例如,在拱北口岸对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色商品进口,海关简化了原产地证书的审核等手续,提高了货物的通关效率,吸引了更多沿线国家的企业与珠海及周边地区开展贸易合作,拓宽了国际贸易市场的范围。
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
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拱北海关不断探索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监管模式。通过建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海关监管制度,拱北海关为珠海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例如,在跨境电商商品的申报、查验、征税等环节,海关采用了专门的监管系统和流程,实现了批量申报、快速查验放行等功能,推动了珠海跨境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使珠海在国际贸易新业态领域的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