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各类机器人通常围绕“智能制造”核心,在多个场景展现技术实力,以下是常见的“大显身手”方向: 1. 工业制造场景:核心生产助力工业机械臂:精准完成焊接、装配、搬运等工序,例如汽车零部件组装线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可达0.02mm内,效率是人工的3-5倍。AGV/AMR机器人:在展区内自主导航,运输物料、展品,部分还能通过5G+AI避障,适配动态环境。 2. 服务与交互场景:贴近民生需求服务机器人:提供咨询引导(如解答大会展区信息)、清洁消毒、餐饮配送等服务,部分搭载情感交互系统,可通过语音、表情回应观众。特种服务机器人:如医疗手术机器人(展示精准操作演示)、巡检机器人(模拟电力/化工场景检测),体现跨行业应用潜力。 3. 前沿技术演示:凸显创新趋势协作机器人:无需隔离护栏,可与现场观众“协作”完成简单任务(如共同组装零件),展示人机安全交互技术。仿生/柔性机器人:如仿生手精准抓取易碎物品、柔性机器人模拟生物运动,体现材料与控制技术的突破。这些机器人的演示不仅展现了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方向,也直观反映了全球制造业技术的前沿成果。(注:具体展品会随每届大会主题调整,以上为截至2024年5月的常见类型,后续大会可能有新技术加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