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步伐加快,正朝着“世界级”目标稳步迈进。以下是相关情况介绍:集群数量与覆盖范围:目前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已达80个,基本实现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全覆盖。地方实践与案例 浙江:宁波绿色石化、浙东工业母机、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金台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等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动方案发布,为相关产业发展明确路径方向,也为全国提供了实践样本。例如浙东工业母机产业集群,计划到2030年,1家企业进入世界十强,10家企业在细分市场进入世界前三等;到2035年,产业规模迈上5000亿元,2家企业进入世界十强,高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超20%。 川渝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年来,已获批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成渝地区生物医药集群等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规模达到1.72万亿元,同比增长近4%,占全国比重10.6%。两地还通过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建设路径与建议:《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推进路径应包括推动重点领域建设成为世界领先产业、推动跨区域产业协同、推动跨产业链集群协同、推动集群内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互融等。专家建议分类分批、分层分级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80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体,系统化推进梯次建设,力争到2030年培育10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35年培育20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要意义: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我国迈向世界领先制造强国的关键支撑。先进制造业具有产业链条长、上下游协作紧密、技术创新需求强、产业链辐射带动作用大等特点,有助于解决我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