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新掌门黄建军要补齐零售短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挥自身经验优势:黄建军职业生涯早期深耕于成都银行,曾担任多个部门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行长助理、副行长等职,对成都银行的企业文化和运营体系非常熟悉。2020年转任成都农商银行董事长后,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资产规模大幅扩张。他可以将在成都农商银行的管理经验和业务拓展思路应用到成都银行的零售业务中,比如在农商行推动的普惠金融发展经验,有助于其在成都银行更好地开展零售业务。优化零售业务结构:成都银行零售贷款中个人购房贷款占比较高,截至2024年末,占比达72.03%,而消费贷和经营贷规模不足300亿元。黄建军需要加大对消费贷和经营贷等零售业务品种的拓展力度,丰富零售业务产品线,降低对个人购房贷款的依赖,提高零售业务的多元化程度。加强数字化建设:成都银行早在2019年就提出了“精细化、数字化、大零售”转型方向,黄建军可以继续深化这一战略,依托数字化大零售系统,提升零售业务的精细化、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精准营销,提高零售业务的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加大资源投入:零售业务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投入,黄建军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零售业务更多的支持。例如,增加零售业务人员的招聘和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大对零售业务营销渠道的建设,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零售业务的市场覆盖面。强化风险管理:在拓展零售业务的同时,要注重风险管理。黄建军可以借鉴在成都农商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建立健全零售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零售贷款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的监测和控制,确保零售业务的稳健发展。例如,合理控制零售贷款的不良率,避免因业务扩张而导致风险上升。推动协同发展:黄建军与现任行长徐登义曾在成都农商行共事,两人再度携手,可加强行内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推动零售业务发展的合力。比如,加强零售部门与公司部门的联动,通过公司业务客户资源拓展零售业务,实现公私业务的协同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