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单季亏损近150亿,其“百亿补贴”能否烧出未来具有不确定性,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积极因素 用户与商家增长显著:京东外卖在2025年4月推出“百亿补贴”后,业务发展迅速。618期间外卖业务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入驻品质商家超150万家,截至二季度末全职骑手规模已突破15万人。这表明补贴策略在吸引用户和商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助于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带动核心业务增长:外卖业务对京东核心业务有协同作用。京东CEO许冉表示,外卖和即时零售是京东重要的长期战略方向,外卖用户高频消费带动商超、3C类目转化率上升,京东买菜订单中30%来自外卖入口,且在京东买餐饮外卖的消费者中有40%的人会交叉去买京东的电商产品,这说明外卖业务能为电商主站引流,提升整体用户活跃度和消费频次。 补贴效率有所提升:许冉认为,现在的补贴效率比早年要高很多,因为行业规模和用户规模都比过去大,用户与商家对外卖消费已经非常熟悉。京东只聚焦在品质外卖这条赛道,补贴更具针对性,不是全面撒网,这使得补贴的效果更可控。消极因素 亏损压力巨大:2025年第二季度,京东新业务的经营亏损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6.95亿元扩大至147.77亿元,主要原因是外卖业务的高额补贴和成本投入。高盛预计,从2025年7月到2026年6月的12个月时间里,京东亏损260亿,巨大的亏损压力可能会影响京东的整体财务状况和后续投资能力。 用户忠诚度存疑:补贴缩减后,部分区域订单量暴跌90%,次月留存率仅52%,远低于美团的78%,这说明用户可能只是因为补贴而选择京东外卖,一旦补贴减少,用户就容易流失,如何培养用户忠诚度是一个关键问题。 盈利模式不清晰:外卖行业净利润率普遍不足5%,京东设定5%佣金上限,若日单量跌破300万将陷入亏损。目前其非餐饮订单占比仅18%,生鲜损耗率却达4.7%,高于行业均值3.1%,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实现盈利的难度较大。 行业竞争与监管压力:市场监管总局多次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要求理性参与竞争。7月以来,外卖行业竞争加剧,过度竞争行为扰乱行业价格体系,京东也表示这种过度竞争不可持续,未来竞争态势和监管政策的变化都可能对外卖业务产生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