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竖店”郑州是怎样崛起的?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8-13 18: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州“竖店”的崛起,源于其精准抓住微短剧行业爆发的风口,通过政策扶持、成本优势、产业集聚、资源整合等多重因素协同发力,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全国领先的微短剧产业集群。以下是其核心驱动力的深度解析: 一、政策赋能:真金白银打造产业生态郑州市政府将微短剧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郑州市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市场规模达100亿元的目标。具体措施包括:资金支持:设立10亿元微短剧发展基金,单部作品最高可获500万元补贴,并对企业税收返还比例提升至地方留存部分的80%,显著降低制作成本。产业配套:建立快速备案通道,在基地设立审查分中心,优化审批流程;推动“微短剧+文旅”融合,开发影视主题旅游线路,如结合少林寺、黄河文化等IP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空间保障:要求各区利用闲置厂房、楼宇建设5000平方米以上的拍摄基地,目前全市已建成大志影视基地、聚美空港基地等专业园区,提供“场景清单”一站式服务。 二、成本洼地:全链条降本增效郑州凭借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构建了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体系:场地租赁:日租金5000-8000元,仅为横店同类场地的1/3。例如,大志影视基地推出“包月套餐”,单月最高18万元含灯光设备租赁,而横店古装场景日租金达2.5-3万元且不含改造费。人力成本:特约演员日薪800-1500元,群演最快2小时可集结500人;鄢陵灯光师团队占据全国80%市场份额,单灯工日薪比一线城市低200-300元。物流配套:作为“中国铁路心脏”,郑州物流成本比北上广低30%,从横店运送道具至郑州的运费比运往上海节省40%。 三、产业集聚: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郑州通过整合广告公司转型、盘活闲置资源,形成完整的微短剧产业链:产能爆发:2024年全市微短剧市场规模超23亿元,备案作品3194部,占全国近四成产能;日均开机约100部,单剧制作周期7-15天,形成“十分钟找齐灯光组,一小时调拨百套戏服”的集群效应。全链服务:大志影视基地等园区提供从剧本创作、拍摄到后期的全流程服务,配套演员工会、器材租赁、餐饮住宿等设施,实现“拎包入驻”。人才储备: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等高校开设微短剧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制教学;广告公司转型形成的成熟团队(如星港空间、海纳影视)成为产业基石,带动全产业链就业超2万人。 四、场景革命:古今交融的拍摄天堂郑州以“一区取景、全类型覆盖”为目标,打造多元化场景库:历史文化IP:依托少林寺、黄河文化公园、商都遗址等资源,开发“功夫剧情化”“黄河故事”等特色题材,《遇见少林有功夫》入选国家广电总局推优剧目。现代都市场景:CBD、地铁站、霸总办公室等1:1实景,精准匹配都市、职场题材需求,制作成本比一线城市低30%-40%。闲置资源转化:将旧厂房、售楼部、别墅区改造为拍摄场地,租赁成本仅为新建场地的1/5,如聚美空港基地利用闲置产业园,年产出近500部微短剧。 五、技术创新:AI驱动产业升级面对内容同质化挑战,郑州积极探索技术赋能:AI应用:本地特效公司开发“AI分镜生成系统”,将剧本转化效率提升4倍;大志影视基地引入XR虚拟拍摄工场,降低场景搭建成本。工业化生产:通过标准化流程和模板化创作,单部100集短剧制作成本控制在30万-80万元,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3-6个月,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 六、市场机遇:站在行业爆发的风口全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34亿元,郑州顺势而为抢占先机:产能优势:2024年郑州备案微短剧超3000部,203部作品进入全国热力榜,头部企业天桥短剧年产量超1000部,形成规模化产出能力。出海探索:空港空中丝路文化产业园打造专业化出海基地,与抖音、百度等平台合作,签订400部微短剧承制协议,推动“郑州制造”走向国际。 挑战与未来路径尽管郑州已成为微短剧第二极,但仍面临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人才断层等问题。为此,郑州正通过以下措施巩固优势:精品化战略:实施“郑州精品短剧”工程,计划到2027年推出50部具有城市品牌价值的作品,推动行业从“流量至上”转向“品质优先”。人才培育:设立青年编剧孵化工作室,建立数字化人才库,目标将郑州打造成全国微短剧人才培训中心。生态拓展:通过“微短剧+非遗”“微短剧+科普”等模式,拓展应用场景,如开发非遗题材短剧、科普类微短剧,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双赢。郑州“竖店”的崛起,不仅是一个城市产业转型的成功案例,更揭示了新兴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政策引导、成本控制、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随着“微短剧创作之都”建设的深入,郑州有望从“产量高地”迈向“质量高地”,为全国文化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的“郑州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1-11 18:22 , Processed in 5.2062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