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大中小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培养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的重要举措。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完善课程教材体系: 构建一体化教材: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点纳入思政课,编写并完善幼儿童谣绘本《中华民族一家亲》、小学版《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学版《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大学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建成大中小幼一体化专题教材,构建专题教材和其他学科教材协同育人的课程教材体系。 注重课程衔接:小学阶段侧重于培养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学阶段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同,高等教育阶段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探究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确保各学段纵向贯通、逐层递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开展教学展示:打造精品课程示范课,开展教师教学展示活动,选拔“骨干名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教师培训: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编写培训大纲,在师范生培养方案和各类教师培训中增加相关教育内容,培养教师“能讲、会讲、讲好”的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形式: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互动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习。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博物馆、参加民族文化活动等,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与认同。 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虚拟实验室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线教育资源库,加大优质资源开发征集力度,强化数字赋能和沉浸式体验感受。促进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开展交流项目:利用对口支援机制和“石榴籽一家亲”“祖国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