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组合拳”从多个方面助力金融开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可提高数字人民币在跨境金融中的使用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舞台,增强其国际影响力。推动更多银行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扩大CIPS网络覆盖范围,为人民币计价的全球贸易、航运及投融资提供更安全高效的结算清算服务,进一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 优化金融市场准入与交易: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推出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改革措施,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等,让硬科技企业不盈利也能上市,使科创企业融资更加畅通,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将更多产品纳入外资交易范围,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增强各类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度。3. 促进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实现优质企业与境外资金的高效融通,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为金融市场注入活力。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如加强外汇管理改革创新,持续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深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稳慎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推进外债管理改革,深化外汇市场发展和对外开放等。4. 加强金融市场建设与开放: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央印发相关意见,金融管理部门推出多项举措,包括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发展自贸离岸债、“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等,增强金融竞争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经验做法,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探索在更宽领域、更大幅度上加大开放力度。5. 推动区域金融合作:如深港联动,允许符合条件的香港上市企业到深圳第二上市,既能帮企业用人民币融资、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又能把国际资本和内地市场拧成一股绳。成立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的四个工作组,加强金融科技、企业出海等方面的合作,拓宽人民币跨境流动渠道,为人民币国际化搭建平台。6.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快推进金融领域法治建设,有效维护金融市场公平秩序,积极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增强外资机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信心,吸引更多外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