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纪委官网连发多篇文章聚焦基层医疗腐败问题。基层医疗领域因政策支持力度大、资源集中,成为腐败高发区,中纪委此举彰显了国家对基层医疗腐败“零容忍”的坚定决心。相关情况如下:基层医疗腐败的危害与形式:基层医疗机构是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但其腐败问题会加重群众负担,损害医患关系,恶化行业风气。从过往案例来看,基层医疗腐败形式多样,包括在医疗设备采购环节,与供应商勾结,量身定制招标规则;在药品耗材供应方面,利用“统方”谋利,收受回扣;在工程承揽过程中,利用职权指定人员承接工程等。中纪委的相关举措: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持续发力惩治“蝇贪蚁腐”,聚焦县以下关键环节,深化医保基金管理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中纪委官网发布的文章指出,要坚持系统思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构建治理基层腐败问题长效机制。同时,强调大数据手段在反腐工作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数据抓取、碰撞比对等,对医保资金流向进行动态监测,精准识别虚报冒领等异常数据。各地的整治成果: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纪委监委在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领域共立案62人,挽回经济损失2300余万元。重庆市丰都县以整治医药购销、医疗器械耗材采购等方面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为重点,共立案36人、处分25人,梳理问题清单5大类224条,整治问题隐患1554个。典型案例: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中心卫生院原院长谢某某,多次将医疗设备采购计划告知供应商,收受现金,2024年4月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0万元。四川省叙永县叙永镇中心卫生院原院长罗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在医用耗材供应、医疗设备采购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财物,2023年12月因犯受贿罪、洗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5万元。随着反腐工作的不断深入,在中纪委的推动下,基层医疗领域的腐败问题将被进一步揭露,医疗行业生态环境有望得到持续净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