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冬季运动的小贴士:
运动前
热身充分
冬季身体比较僵硬,热身时间应比其他季节适当延长。可以进行全身关节的活动,如转动手腕脚踝、膝关节屈伸、腰部扭转等,每个动作重复10 15次。
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进行热身,如快走或开合跳。快走5分钟左右,让身体微微出汗;开合跳2 3组,每组30 50次。
着装合适
多层衣物:采用三层穿衣法。内层选择排汗透气的紧身衣物,如聚酯纤维或美利奴羊毛材质的内衣,能将汗水迅速排离皮肤;中层穿保暖的衣物,像抓绒衣或毛衣;外层要防风防水,如冲锋衣。
保护头部、手部和脚部:戴上帽子,因为头部散热占身体散热的很大比例,毛线帽或带耳罩的帽子比较合适。手套选择具有一定保暖性和灵活性的,如皮手套或厚羊毛手套。鞋子要合脚且防水防滑,避免运动时滑倒摔伤。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冬季早晨气温较低,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不太适合进行高强度运动。可以选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这个时间段气温相对较高。
地点:如果户外空气较好且没有结冰,可以选择在公园、操场等开阔且安全的地方运动;若天气恶劣,如大风、暴雪天气,或者空气污染严重时,室内运动场所如健身房、游泳馆是更好的选择。
运动中
调整运动强度
冬季身体机能相对夏季会有所下降,不要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运动。如果是跑步,可以从慢跑开始,速度比夏季慢跑速度降低10 20%。例如夏季能以5分钟/公里的速度跑步,冬季可以先以5 6分钟/公里的速度进行。
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身体的反应,如感到疲劳、呼吸困难或胸部不适等,应及时降低运动强度或停止运动。
注意呼吸方式
尽量用鼻子呼吸,鼻腔可以对空气起到加温加湿的作用。如果运动强度较大,需要口鼻并用呼吸时,可以让空气经口腔时舌尖上卷,使空气从舌头上方缓慢吸入,这样也能对空气起到一定的加温作用,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咽喉和气管。
防止受伤
由于冬季地面可能结冰或有积雪,在户外运动时要特别注意防滑。如果进行滑冰、滑雪等运动,务必佩戴好头盔、护腕、护肘、护膝等防护装备。
在运动场地选择上,要确保地面平整,避免在坑洼不平的地方运动。
运动后
拉伸放松
运动后不要立即休息,应进行10 15分钟的拉伸。拉伸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少肌肉酸痛,提高柔韧性。例如跑步后要重点拉伸腿部肌肉,包括小腿后侧的比目鱼肌、腓肠肌,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和后侧的腘绳肌等。每个部位的拉伸保持15 30秒。
及时更换衣物
运动后身体出汗较多,内衣可能已经湿透。如果不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会带走身体热量,容易使人着凉感冒。所以要尽快换上干燥、温暖的衣物。
补充营养和水分
冬季运动后适量补充温热的饮品,如温水、热汤或热的运动饮料。避免喝大量冷饮,以免刺激肠胃。同时,要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帮助恢复体力,如吃一个鸡蛋、一片全麦面包等。
|
|